[实用新型]一种滚鼓及应用该滚鼓的刮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1133.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1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钱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兜兰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4/73;H01M4/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连围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制造行业,尤其涉及一种滚鼓及应用该滚鼓的连续板栅用刮板机。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制造生产过程中,现有的蓄电池涂板机多采用涂板带作为涂板工作平台,对板栅进行双面涂覆铅膏,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涂板带易损坏,需要时常更换,不仅影响蓄电池极板的涂板效率,还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铅膏的视密度较大,涂覆时如果设备运行不稳定则会造成极板重量及厚度偏差很大且下膏速度较慢,下膏量得不到有效控制,无法保证涂板后极板厚度和质量的一致性,极易造成铅膏的浪费和污染,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中国专利CN205069763U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板栅的涂板机,包括下覆膜机构、涂板主机和上覆膜机构,并具体公开了膏斗位于所述从动滚筒正上方,且膏斗出膏口水平向左偏离从动滚筒竖直中心线一定距离,从而保证铅膏从膏斗出膏口落到连续板栅时,此处连续板栅与下覆隔膜未接触,能顺利实现连续板栅的双面涂敷,提高了涂板质量,减少了涂板成本。
但据申请人反映,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膏斗出膏口水平向左偏离从动滚筒竖直中心线的偏移距离不易调整,由于极板的涂膏量控制的误差通常控制在1~2mm,这就要求上述两者之间的偏移距离的精度较高,其在实际调节时工人很难去操作,导致可调节操作性差,同时由于从动滚筒外圆周面为光滑面,使得落入栅格内的铅膏经涂膏辊及从动滚筒之间通过时,因板栅的下表面与从动滚筒的表面紧密接触,使得板栅的下表面无法完全涂覆有铅膏,板筋外露,很难实现极板涂覆的厚度和重量的一致度且影响极板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鼓及应用该滚鼓的刮板机,通过滚鼓的特殊结构设计,结合涂膏辊与滚鼓之间的位置特殊设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因涂膏辊与从动滚筒之间偏移距离调节不易操作导致极板涂覆的厚度和重量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双面涂覆效果和板栅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鼓,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中部沿其轴向方向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转轴的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圆周面上设有若干环形凸条,该环形凸条均与该筒体同轴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环形凸条沿其轴向方向等距排布,相邻两个环形凸条之间的间距与相应的板栅上栅格的尺寸保持一致。
作为改进,所述环形凸条的截面宽度尺寸为0.5~1.5mm,高度尺寸为0.1~0.5mm。
作为改进,所述环形凸条与筒体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刮板机,包括机架、下覆纸机构、上下相对安装于该机架上的涂膏机构和工作平台以及上覆纸机构,所述涂膏机构包括涂膏斗和转动安装于涂膏斗底部开设的出膏口处的涂膏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滚鼓,该滚鼓绕自身轴线旋转方式设置于所述涂膏辊的下方,且滚鼓与涂膏辊之间留有可供板栅通过的涂覆通道。
作为改进,所述涂膏辊水平向涂覆通道的进料端偏离滚鼓竖直中线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涂覆通道的进料端水平设有板栅输送平台,其出料端处设有一牵引辊,该板栅输送平台、牵引辊的上表面以及涂覆通道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改进,所述下覆纸机构设置于所述板栅输送平台的下方,其与滚鼓之间设有第一张紧辊,上覆纸机构设置于所述涂覆通道的出料端后方,其与涂覆通道的出料端之间设有第二张紧辊。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张紧辊向涂覆通道的出料端偏离滚鼓竖直中线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张紧辊的下表面与所述涂膏辊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滚鼓的外圆周面上沿其周向上均匀凸设有若干环形凸条,且相邻两个环形凸条之间的周长长度及间隔距离均与对应的板栅上的栅格相对应,使得板栅通过涂覆通道时其下表面与滚鼓的表面之间留有一定高度间隙,确保铅膏从膏斗出膏口落到连续板栅的栅格内,增加栅格内的铅膏量,同时避免板栅两表面的板筋外露情况,提高双面涂覆效果和板栅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涂膏辊与滚鼓之间位置的特殊设置,使得涂膏辊转动安装于涂膏斗的出膏口处且水平向涂覆通道的进料端偏离滚鼓竖直中线设置,确保由出膏口落入栅格上的铅膏量,同时配合滚鼓的特殊设计,在确保板栅双面涂覆厚度在正常要求范围的同时,扩大涂膏辊与滚鼓之间的水平偏移位置的调节范围,提高可操作性和工作效率,实现了极板涂覆的厚度和重量的一致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涂覆连续型好,极板涂覆质量一致度高,误差小,极大避免了铅膏的浪费和污染问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兜兰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兜兰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1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建筑结构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截面柱及其制作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