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木浇灌节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4024.5 | 申请日: | 201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6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居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木 浇灌 节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树木浇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树木浇灌节水装置。
背景技术
树木生长需要灌溉水分,目前树木的灌溉方式可分为地面灌溉和地下灌溉两种。地面灌溉多采用喷灌、滴管等,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地面灌溉是水分由地面表层逐步渗透至地面下满足根系吸水需求,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并且不可避免的使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反复处于短暂的受涝从而影响植物根系吸收氧气。
现有的地下灌溉装置埋设于地面以下且将空气引入装置内供树木根系吸收氧气,但装置还是将水引入装置上端对地面进行喷洒浇灌,树木根系主要还是通过水渗透至地面以下进行水分吸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木浇灌节水装置,对树木根部直接进行浇灌,节约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树木浇灌节水装置,包括套筒、设于套筒上端的通气板、设置于套筒内的进水装置以及开设于套筒圆周的若干通孔,所述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有一与套筒平行设置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分流口且与分流口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一端处于分流口下方另一端抵接于套筒内壁且上表面与通孔下端齐平,所述分流板朝向套筒一端不高于另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气板和通孔促进土壤内部与地面空气流通,便于将空气引入树木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供树木根系吸收氧气;进水管通水后,分流口将一部分水引出分流管,分流口下方倾斜设置的分流板将水通过通孔输送至装置外部的土壤中供树木根系吸水,直接对树木根系附近土壤进行纵向浇灌,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呈阶梯状递减设置且下端封闭,所述分流口设置于分流管的阶梯分界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流管设置为阶梯状递减保证竖直高度上的分流口的出水量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口在分流管的阶梯分界处圆周设置有多个且分流口呈朝向分流板一端低于另一端倾斜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分流口使其水流在套筒圆周方向均匀进行浇灌,充分灌溉树根;分流口倾斜设置便于水从分流管内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板呈朝向套筒一端低于另一端的倾斜设置且两侧朝上延伸有限流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流板减少水从分流口传送至通孔过程中洒落至套筒内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板螺纹连接于套筒上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气板螺纹连接于套筒上端,方便拆装对通气板进行清洗以保证通气板的通气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底部连接有圆锥形的底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锥形底座方便安装于土壤中。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外壁设置有用于覆盖通孔的遮泥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泥土堵塞通孔造成水无法从通孔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气板和通孔提供植物根系所需氧气同时进水装置直接对树木根系附近土壤进行浇灌,节约水资源,促进植物生长;
(2)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分流板和限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套筒;2、通气板;3、通孔;4、遮泥罩;5、底座;6、进水装置;7、进水管;8、分流管;9、分流口;10、分流板;11、限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树木浇灌节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埋设于地面下土壤中的套筒1,套筒1上端螺纹连接有一与套筒1内部相通的通气板2,通气板2与地面平齐,套筒1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孔3,通气板2与通孔3配合将空气从地面引入树木根部土壤中供根系吸收氧气。
套筒1外壁同一高度的通孔3上固定连接有一四分之一球形的遮泥罩4,遮泥罩4防止土壤堵塞通孔3,套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圆锥形的底座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居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居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4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