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4462.1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5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阮创业;钱家福;陈永飞;鲁强;王若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名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0 | 分类号: | G01N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 |
地址: | 44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氧化钠 溶液 浸泡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量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实验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检验方式,一般是在检测箱内装1%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检查时,将产品放入溶液浸泡10分钟,人手动取出产品,观察表面是否镀层脱落。
传统实验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由于采用手动放入,取出产品对产品表面有影响,产品放入检测箱内后与箱底部接触不能准确检查,无法准确判断产品质量,溶液有腐蚀性,长期操作,对手部皮肤有伤害。
另外,人工计时不准确,浸泡时间短了无法检查到镀层质量情况,时间过长镀层脱落无法分析是产品表面原因还是实验浸泡时间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实验装置,避免了人手动时对产品的影响,减少影响测量的外部因素。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实验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检测箱,还包括支撑座、水平运动装置、抓取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检测箱旁,支撑座内设置有电源,支撑座的顶部依次设置有升降运动装置和支撑杆;所述水平运动装置的一端与支撑杆相连,水平运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抓取装置相连,且抓取装置朝向检测箱方向设置;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支撑杆上,且控制器分别与电源、水平运动装置、升降运动装置、抓取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运动装置包括与支撑座顶部相连的下支撑板、以及与支撑杆顶部相连的上支撑板,且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气缸和若干导向柱,各导向柱均匀分布在升降气缸周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水平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平运动装置包括杆体、电机、以及与支撑杆相连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水平设置有蜗杆,蜗杆靠近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蜗杆的另一端螺纹插装于杆体的端部;所述电机设置在壳体的上方,且电机内的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抓取装置包括若干卡爪、若干伸缩杆、以及竖直设置的抓取气缸;所述抓取气缸的缸体通过支撑臂与水平运动装置的端部相连,抓取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活动座,各卡爪的端部分别与活动座铰接连接;所述抓取气缸的缸体外套设有固定座,所述伸缩杆设置在固定座和对应的卡爪之间,且伸缩杆的一端与固定座铰接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卡爪铰接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计时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源为蓄电池。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运输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运输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箱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带阀门的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自动取拿产品,避免了人手动时对产品的影响,减少影响测量的外部因素。
2、位置控制,避免产品与检测箱壁接触,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3、电子计时,更准确,有效控制测量条件,保证测量的稳定性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运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平运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检测箱;11-出水口;12-第二运输轮;
2-支撑座;21-电源;22-第一运输轮;
3-升降运动装置;31-下支撑板;32-上支撑板;33-升降气缸;34-导向柱;35-加强板;
4-支撑杆;
5-控制器;
6-水平运动装置;61-电机;62-主动齿轮;63-壳体;64-从动齿轮;65-蜗杆;66-杆体;
7-抓取装置;71-支撑臂;72-抓取气缸;73-活塞杆;74-固定座;75-活动座;76-卡爪;77-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名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名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4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