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衬及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4880.0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9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闫宏伟;侯雪君;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飞幻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4 | 分类号: | B65D25/14;B65D25/10;B65D8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百***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衬 收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衬及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元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其使得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而立体显示是虚拟现实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它使得人们在虚拟的环境中具有更强的沉浸感,可以使各种模拟器的仿真更加逼真。
现有技术中的立体显示设备,常采用墙壁式立体显示设备、洞穴式立体显示设备等,一般地,立体显示设备由头盔、手柄、笔记本、定位器和充电器等组成,当需要将立体显示设备携带外出时,通常情况下,将上述零部件置于一个箱子内,便于外出携带。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当使用者需要对箱内的立体显示设备进行使用时,由于组成该设备的零部件为随意放置于箱内,各零部件之间会发生缠绕,当需要将各零部件进行安装连接时,需要使缠绕的零部件拆开,进而使得盛放各零部件的箱子使用便捷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衬,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盛放立体显示设备的箱子的使用便捷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衬,包括放置壳体;所述放置壳体包括第一层壳体和第二层壳体,所述第一层壳体装设在所述第二层壳体上,所述第一层壳体和所述第二层壳体上均设置有多个放置槽。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第一层壳体和第二层壳体的连接方式而言,所述第一层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层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层壳体与所述第二层壳体通过所述定位凹槽和所述定位凸起匹配卡合连接。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第一层壳体的具体结构及其上形成的放置槽而言,所述第一层壳体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层壳体在其长度方向依次形成有第一放置区和第二放置区;所述第一放置区形成有一第一放置槽,且在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底部形成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区上形成有一第三放置槽和第四放置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层壳体上,所述第二放置槽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放置槽沿所述第二层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放置槽中均放置有定位器;所述第一放置槽中放置有笔记本电脑;所述第三放置槽中放置有头盔;所述第四放置槽为两个,第一个所述第四放置槽、所述第三放置槽及第二个所述第四放置槽沿所述第二层壳体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所述第四放置槽中均放置有手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针对上述第二层壳体的具体结构及其上形成的放置槽而言,具体地,所述第二层壳体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二层壳体上形成有第三放置区、第四放置区和第五放置区,所述第四放置区和第五放置区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放置区的长度;所述第三放置区在其宽度方向依次形成有多个长方形放置槽;所述第四放置区在其宽度方向依次形成有一第五放置槽和一第六放置槽;所述第五放置区形成有一第七放置槽、一第八放置槽、第九放置槽、弧形放置槽及一第十放置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层壳体上,所述长方形放置槽为两个,两个所述长方形放置槽沿所述第二层壳体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所述长方形放置槽中均放置有三角支架;所述第五放置槽中放置有笔记本电源;所述第六放置槽中放置有线束;所述第七放置槽中放置有笔记本电源线;所述第八放置槽中放置有插线板;所述第九放置槽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九放置槽沿所述第二层壳体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三个所述第九放置槽靠近所述第五放置区,三个所述第九放置槽中均放置有电源适配器;所述弧形放置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放置槽中均放置有手柄充电器;所述第十放置槽中放置有串流盒。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放置槽的弧形面位于水平面内,两个所述弧形放置槽之间通过连通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放置槽和所述第六放置槽均设置在所述定位凸起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凹槽设置在背离所述第一放置区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飞幻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讯飞幻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4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废气余热发电风扇增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