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的光场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5120.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7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杰凡;许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3B1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紧凑 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光场相机。
背景技术
光场相机相对于传统相机而言,不仅可以获取光线的强度还可以采集到光线的方向,这使得光场相机拥有更多的功能,比如先拍照后聚焦、大景深成像、3D成像以及透视成像等等。光场相机中使用比较广泛的结构是基于微透镜阵列(MLA)的结构,即通过在感光芯片与成像透镜之间布置一个MLA阵列,每个MLA阵列单元对应于多个感光芯片上的像素,通过MLA单元即可以使得原本聚焦为一点的目标光线经MLA单元以不同的角度成像在该单元对应的像素上,后期通过对这些像素的处理从而实现上述的多种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拍照的质量,诸如去除红外线干扰、减少“鬼影”等问题,往往在相机中增加至少一个光学元件,增加光学元件无疑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相机体积增大,相机内部结构复杂导致不便组装以及故障率高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光场相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相机体积大、结构复杂、不易安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光场相机,包括依序设置的:
底座;
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其表面设有可见光滤光片;
微透镜阵列,设置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入光侧,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微透镜单元,每个所述微透镜单元对应所述图像传感器上的多个感光单元;
主透镜,设置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入光侧,用于接收待成像物体的光并将其投射到所述微透镜阵列;
镜筒,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用于固定所述主透镜和微透镜阵列;
红外截止滤光片,贴敷于所述微透镜阵列背向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一面;
增透膜,贴敷于所述微透镜阵列面向或背向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一面。
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距离等于所述微透镜单元的焦距,所述微透镜阵列与所述主透镜的距离等于所述主透镜的焦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底座为半导体基板,所述图像传感器为在所述半导体基板上制作多个感光单元所形成的图像传感器。
所述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增透膜镀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表面。
所述微透镜阵列的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阵列排布的凸面,每个所述凸面与同其正对的平面之间的部分构成一个微透镜单元。
所述平面背向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凸面面向所述图像传感器。
所述可见光滤光片为拜尔滤光片。
所述微透镜阵列为蓝玻璃材质的微透镜阵列。
所述镜筒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主透镜的上镜筒和用于固定所述微透镜阵列的下镜筒,所述下镜筒的端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上镜筒和下镜筒的端部对接;或者所述上镜筒和下镜筒套接;或者所述上镜筒和下镜筒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场相机与传统光场相机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微透镜阵列背向图像传感器的一面设置红外截止滤光片,有效抑制红外光信息,在微透镜阵列面向或者背向图像传感器的一面设置增透膜,避免光学元件各表面之间的往复反射造成的“鬼影”现象,并减少光能量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增透膜分别与微透镜阵列的表面贴合,不需单独设置镀膜元件于光路中,减小了光学成像系统的体积,进而减小了整个光场相机的体积;并且,直接在微透镜阵列表面贴合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增透膜,使三者结合为一整体,便于相机组装,提高装配效率;并且,三者一体结构提升了光学元件的稳定性,防止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增透膜出现异位、倾斜等现象,保证成像效果,提升相机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场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场相机的微透镜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底座;20-图像传感器;30-微透镜阵列;40-主透镜;50-镜筒;60-红外截止滤光片;70-增透膜;301-微透镜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5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规尺的新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卷边锻造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