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墨水回流的墨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6027.2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3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墨水 回流 墨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墨水回流的墨盒。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打印耗材行业中墨盒是最常用的耗材之一,现有市场上的墨盒通过在墨盒内设置复杂补气通道和单向进气阀来实现进行壳体内部压力平衡调节,结构复杂,储墨量低,打印时容易产生气泡,运输墨盒时墨水可能会从进气口漏出,使得打印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墨量高,打印时不易产生气泡的墨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止墨水回流的墨盒,包括组装在一起的底壳和面盖,所述底壳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进气腔、海绵腔、第一储墨腔和第二储墨腔,所述进气腔通过进气回路与海绵腔连通,所述第一储墨腔通过防止墨水回流的进墨回路与第二储墨腔连通,所述第二储墨腔侧壁设置有出墨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墨回路包括水平设置在底壳底部的进墨管道,所述进墨管道一端与第一储墨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储墨腔连通,所述进墨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回流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回流挡板与进墨管道垂直,设置有两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气回路设置在底壳上部,所述进气回路一端与进气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储墨腔连通,所述海绵腔设置于进气回路路径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海绵腔设置两个,其内设置有用于吸收墨水的海绵,所述海绵堵住海绵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壳与面盖通过一密封膜密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气腔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墨口均通过一封口膜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墨盒通过设置进墨回路使得第二墨水腔内墨水量一直处于高位状态,可减轻气泡的产生,提高打印质量,同时第一储墨腔和第二储墨腔的设置使得可打印量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及图2,一种防止墨水回流的墨盒,包括组装在一起的底壳1和面盖2,所述底壳1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进气腔3、海绵腔4、第一储墨腔5和第二储墨腔6,所述进气腔3通过进气回路7与海绵腔4连通,所述第一储墨腔5通过防止墨水回流的进墨回路8与第二储墨腔6连通,所述第二储墨腔6侧壁设置有出墨口9。
所述进墨回路8包括水平设置在底壳1底部的进墨管道81,所述进墨管道81一端与第一储墨腔5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储墨腔6连通,所述进墨管道81上设有至少一个回流挡板82,所述回流挡板82与进墨管道81垂直,设置有两块,防止第二墨水腔6中的墨水回流,墨盒处于任意方位,第二储墨腔6中都会保持高墨水量,可有效减轻气泡的产生,所述进气回路7设置在底壳1上部,所述进气回路7一端与进气腔3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储墨腔5连通,所述海绵腔4设置于进气回路7路径上。
进一步参见图3,所述海绵腔4设置两个,其内设置有用于吸收墨水的海绵41,所述海绵41堵住海绵腔4,有效的防止墨水从进气腔3漏出,所述底壳1与面盖2通过一密封膜11密封,所述进气腔3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墨口9均通过一封口膜10密封。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60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卫星对非合作运动目标的跟踪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技术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