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餐车的油烟在线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6590.X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9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张东山;张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博邦新能源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餐车 油烟 在线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餐车的油烟在线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餐车因其移动方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餐饮过程中会产生油烟由餐车内直接排放,不仅仅造成餐车内部油污污染严重,造成餐饮环境卫生差,同时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餐车的油烟排放不能得到有效监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餐车的油烟在线检测设备,可以对餐饮造成的油烟进行净化处理,避免了对餐车内部及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实现对油烟处理情况的远程检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餐车的油烟在线检测设备,包括餐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餐车车体的车厢内设有若干操作台,其中至少一个操作台上设有油烟净化系统和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了gsm/gprs工业级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天线、检测终端和与油烟净化系统的排烟管道对应安装的PM2.5油烟检测器,PM2.5油烟检测器的检测端穿过排烟管道侧壁设置在其内部,所述PM2.5油烟检测器与gsm/gprs工业级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连接,gsm/gprs工业级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与天线连接且其内置有SIM卡,gsm/gprs工业级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与检测终端无线连接。
所述的检测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天线底部设有磁性底座。
所述的油烟净化系统包括抽烟管道、排烟管道、排烟风机和高压静电除尘器,抽烟管道设置在操作台上部且其具有朝向操作台设置的抽烟口,抽烟管道与操作台下部柜体的进风口连接,操作台下部柜体的出风口与排烟管道连接,排烟管道的排烟口设置在餐车车体外侧,柜体内部的出风口处设有所述排烟风机,柜体内部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有所述高压静电除尘器。
所述的抽烟管道整体为倒L型结构,抽烟管道内侧顶部设有所述抽烟口。
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柜体两端顶部。
所述的排烟管道沿车厢内部侧壁分布且其顶端的排烟口穿过车厢侧壁设置。
所述的柜体上还设有一操控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餐车内增加由抽烟管道、排烟管道、排烟风机和高压静电除尘器构成的油烟净化系统,使餐车内所产生的油烟经过净化处理后排出,保障了餐车内部及周边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实现对油烟处理情况的远程检测,方便获取油烟检测信息同时进行故障推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餐车车体、2排烟口、3抽烟管道、4抽烟口、5排烟管道、6柜体、71第一操作台、72第二操作台、8操控面板、9出风口、10进风口、11高压静电除尘器、12柜门、13排烟风机、14 PM2.5油烟检测器、15 gsm/gprs工业级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16天线、17磁性底座、18 SIM卡、19检测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附图1、2、3所示:一种用于餐车的油烟在线检测设备,包括餐车车体1,其中:
所述餐车车体1的车厢内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操作台71和第二操作台72,其中第一操作台71上设有油烟净化系统和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了gsm/gprs工业级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15、天线16、检测终端19和与油烟净化系统的排烟管道5对应安装的PM2.5油烟检测器14,PM2.5油烟检测器14的检测端穿过排烟管道5侧壁设置在其内部,所述PM2.5油烟检测器14与gsm/gprs工业级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15连接,gsm/gprs工业级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15与天线16连接且其内置有SIM卡18,gsm/gprs工业级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15与检测终端19无线连接。
所述的检测终端19为手机,方便携带,可以实时获取检测信息。
所述的天线16底部设有磁性底座17,天线16通过磁性底座17安装在车厢侧壁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博邦新能源车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州博邦新能源车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6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