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6960.X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4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源 螺钉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大尺寸TV因显示视角大、使用方便、观感好而逐渐占领市场。目前,背光模组主要采用直下式或者侧入式两种方式。其中,在直下式方式中,各部件的连接方式主要以螺钉连接为主,根据尺寸别的不同,32寸~85寸螺钉数量从10个至140个不等,由于螺钉数量较多,经常发生螺丝漏安装的问题,致使客户及终端消费者抱怨。目前工厂内采肉眼观察及手触摸的方式进行检查,但是容易发生漏检现象,工作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检测效率高,并且能够避免背光源螺钉漏打、漏检。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及连接于所述基座的顶面并用于承载背光源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上连接有多个弹簧顶针,一个所述弹簧顶针对应背光源的一个螺钉;每个所述弹簧顶针的顶端均连接有导电铜板,所述导电铜板通过导线串联在带有灯泡的电路中;
检测时,待检测的背光源置于所述载物台上,待检测的背光源的螺钉向与其对应的所述弹簧顶针施加压力,所述弹簧顶针受压收缩,所述电路导通,所述灯泡点亮;若待检测的背光源的螺钉漏打,与其对应的所述弹簧顶针不能受压收缩,所述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所述灯泡无法点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台上开设有用于对待检测的背光源进行定位的定位孔,背光源上设置有定位柱,检测时,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物台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放所述弹簧顶针的通孔,一个所述弹簧顶针卡设于一个所述通孔内,并且所述弹簧顶针的底端伸出与其对应的所述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的顶端开设有与其连通的卡槽,所述导电铜板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检测时,将背光源置于载物台上,通过背光源上的螺钉挤压与其对应的弹簧顶针,使弹簧顶针受压压缩,从而导通电路,点亮电路中的灯泡。若灯泡点亮,则该背光源上的待检测的螺钉齐全,该背光源没有漏打螺钉;反之,若灯泡没有点亮,则该背光源上的待检测的螺钉存在漏打。该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高,并且能够避免背光源螺钉漏打、漏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一种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的载物台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在检测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基座;2-载物台;21-卡槽;3-灯泡;4-弹簧顶针;5-定位孔;6-支撑件;7-背光源;8-电池组;10-导电铜板;11-导线;1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3所示,一种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包括:基座1及连接于基座1的顶面并用于承载背光源7的载物台2,载物台2上连接有多个弹簧顶针4,一个弹簧顶针4对应背光源7的一个螺钉13;每个弹簧顶针4的顶端均连接有导电铜板10,导电铜板10通过导线11串联在带有灯泡3的电路中;
检测时,待检测的背光源7置于载物台2上,待检测的背光源7的螺钉13向与其对应的弹簧顶针4施加压力,弹簧顶针4受压收缩,电路导通,灯泡3点亮;若待检测的背光源7的螺钉13漏打,与其对应的弹簧顶针4不能受压收缩,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灯泡3无法点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检测时,作业员通过观察灯泡3是否点亮判断背光源7上的螺钉13是否有漏打。若灯泡3点亮,则背光源7上的待检测的螺钉13齐全,该背光源7没有漏打螺钉13;反之,若灯泡3没有点亮,则该背光源7上的待检测的螺钉13存在漏打,需要将其分拣出进行返工。该背光源螺钉漏打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高,并且能够避免背光源7的螺钉13漏打、漏检,同时降低对作业员的依赖性,提升作业员作业舒适度,降低作业员疲劳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基座1还通过螺栓连接有用于辅助承载背光源7的支撑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奥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69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