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杆铣齿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7302.2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5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江景明;朱永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中船动力配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杆铣齿夹具。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连杆包括大端和小端两个轴孔,其中小端轴孔用于连接活塞,大端轴孔用于连接曲轴,由于曲轴结构的特珠性,无法将完整的连杆大端轴孔直接套装在曲轴轴颈上,因此需要将连杆的大端轴孔分割成两个部分(即连杆体和连杆盖),再通过哈夫式的连接方式将连杆的大端安装在曲轴轴颈上。为了确保安装的可靠性,有时会在连杆体与连杆盖的哈夫面上开设齿面,以提高连接处的抗剪强度,传统加工该齿面的方式为连杆盖与连杆体单独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很难保证齿面的配合精度,往往会出现连杆体与连杆盖错位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连杆铣齿精度的连杆铣齿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杆铣齿夹具,包括夹具体,所述夹具体由一体式设置的底座和凸台构成,所述底座边缘设有用于连接机床工作台的螺栓安装槽,所述凸台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装夹连杆体的第一夹具部和用于装夹连杆盖的第二夹具部;连杆体和连杆盖分别装夹在第一夹具部和第二夹具部上时,连杆体大端的轴线与连杆盖的轴线平行,且连杆体大端的哈夫面与连杆盖的哈夫面共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具部包括第一垫块、第二垫块、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小端定位销、大端定位销和压紧螺栓,所述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小端定位销、大端定位销均安装在凸台的同侧侧壁上,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的定位面相互平行,小端定位销和大端定位销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于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套装在与第一垫块、第二垫块的定位面垂直的两根螺柱上,两螺柱悬伸设置的凸台侧壁上并与凸台相对固接,两螺柱的悬伸端均设有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栓与凸台上设置的一支撑部构成螺纹配合,且压紧螺栓的轴线与大端定位销的轴线相互垂直;装夹连杆体时,连杆体的大端夹在第一夹板与第一垫块之间,连杆体的小端夹在第二夹板与第二垫块之间,小端定位销插在连杆体的小端中心孔内,且小端定位销的外环面与连杆体的小端中心孔的内环面构成环形面接触,大端定位销的外环面与连杆体大端的半环形内环面构成线接触,所述压紧螺栓沿连杆体大端的径向方向抵紧在连杆体大端的外环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具部包括第三垫块、第四垫块、第三夹板以及定位销,所述第三垫块和定位销安装在凸台上与第一垫块相背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第四垫块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三夹板套装在一螺柱上,该螺柱悬伸设置在凸台上与第一垫块相背的一侧侧壁上,该螺柱的悬伸端设有压紧螺母;装夹连杆盖时,连杆盖的两端面夹在第三垫块与第三夹板之间,连杆盖的肩胛面放置在第四垫块上,所述定位销与连杆盖的内环面构成线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垫块和第三垫块均为开口向上的半环形结构,且第一垫块与第三垫块的轴线共线。
优选的,所述第二垫块为圆环形结构,且第二垫块的轴线与小端定位销的轴线共线。
优选的,用于安装第一夹板和第三夹板的两根螺柱的轴线与第一垫块和第三垫块的轴线共线,用于安装第二夹板的螺柱的轴线与小端定位销和第二垫块的轴线共线。
优选的,所述第四垫块为分体设置的两个圆柱体,两圆柱体的轴线竖直设置,两圆柱体的上端面分别与连杆盖的两肩胛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小端定位销、第二垫块、第二夹板以及用于安装第二夹板的螺柱均安装在凸台上悬伸设置的一悬臂上,该悬臂与底座之间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顶面上设有用于对刀的基准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连杆体与连杆盖装夹在同一副夹具上,只要调整好连杆体与连杆盖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能使连杆体与连杆盖的上齿面一刀成型,大大提高了齿面的加工精度,进而减小了两者的配合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铣齿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铣齿夹具与连杆体和连杆盖配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铣齿夹具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铣齿夹具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中船动力配套有限公司,未经安庆中船动力配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7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