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杆状物体弹性模量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7995.5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7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强;李晓峰;吕绍斌;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6;G01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3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状 物体 弹性模量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性能参数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杆状物体弹性模量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的作用力,弹性体会发生形变,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知道弹性模量的参数值才能选定机械零件,进行力学分析,故障分析等。在生物技术领域也需要知道弹性模量的参数值才能分析生物材料的力学特性,避免机械损伤,减少经济损失。
现有的弹性模量测量装置造价昂贵、装置复杂、操作不便、适用范围小、人为干预因素大,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杆状物体弹性模量的测量装置,在提高测量精确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杆状物体弹性模量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单色板、标定块、支架机构、计算机、图像采集卡、数据采集卡、加载装置、相机和相机支架,支架机构包括定支架、加载支架、动支架和底座,底座上导轨标有刻度尺,支架机构与待测杆状物体相接,加载装置安装在加载支架上,加载装置作用在待测杆状物体有效长度的中间位置,加载装置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数据采集卡通过导线与计算机相连,相机安装在相机支架的伸缩杆上,标定块用来标定相机,相机通过导线与图像采集卡相连,图像采集卡通过导线与计算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测量物体的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甚至适用植物根茎。
(2)本实用新型测量过程完全采用自动化,避免人工读取数据时产生的误差,提高数据精度。
(3)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装置简单,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通过后置单色板和标定块,便于后期图像分析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支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色板 2、标定块 3、支架机构 4、计算机 5、图像采集卡
6、数据采集卡 7、加载装置 8、相机 9、相机支架 10、待测杆状物体
31、定支架 32、加载支架 33、动支架 3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杆状物体弹性模量的测量装置,包括单色板1、标定块2、支架机构3、计算机4、图像采集卡5、数据采集卡6、加载装置7、相机8和相机支架9,支架机构3包括定支架31、加载支架32、动支架33和底座34。
单色板1用来提高数据处理精度,标定块2用来标定相机8,校正相机8镜头畸变,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仪器或系统的精确度。
底座34导轨上标有刻度尺,如图2所示,通过调节支架机构3中动支架33在导轨上的位置,调节定支架31与动支架33之间的相对距离,待测杆状物体10放置在定支架31上的凹槽与动支架33上的凹槽中。
加载装置7安装在加载支架32上,加载装置7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卡6相连,通过调节加载支架32在导轨上的位置,调节加载力作用在待测杆状物体10上的位置。
计算机4通过导线控制数据采集卡6来控制加载装置7不断改变加载力的大小,使待测杆状物体10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并把这些变形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卡6实时传输到计算机4,在计算机4中通过图像分析软件与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后续的分析处理。
相机8安装在相机支架9的伸缩杆上,相机8通过导线与图像采集卡5相连,相机8与支架机构3和单色板1的相对位置固定,计算机4通过控制图像采集卡5控制相机8连续不断的拍摄待测杆状物体10在不同加载力作用下的变形,并把拍摄的图像通过图像采集卡5实时传输到计算机4。
相机8拍摄的图像通过图像采集卡5传输到计算机4,在计算机4中运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提取测杆状物体10的变形等数据,通过计算得到待测杆状物体10的弹性模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如该装置中的标定块,也可采用圆形等其它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79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