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相邻导电轨的中间接头及轨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8298.1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4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姚强;袁清辉;程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 相邻 导电 中间 接头 轨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相邻导电轨的中间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的普及,导电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电轨的中间接头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目前常用的导电轨的连接方式为,内夹板上有螺纹孔,通过连接螺栓拧紧到内夹板里面来提供夹持力。这种方式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容易滑丝,由于内夹板为铝合金材料,强度低,不锈钢螺栓拧入里面时的扭矩不能太大,否则会破坏内夹板中的螺纹,导致滑丝;报废率高,内夹板上的螺纹滑丝后,无法维修,内夹板即报废;夹持力小,由于螺栓扭矩不能太高,内外夹板在通过螺栓固定时夹持力相对会偏小,容易造成中间接头和接触轨本体之间的滑动;成本高,由于夹持力小,故需要采用较多的螺栓组来提高夹持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装效率,增加了安装成本。安装不便,安装中间接头时,内夹板必须从导电轨的端面塞进去,对安装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相邻导电轨的中间接头,所述导电轨具有卡槽,所述中间接头包括:内夹板、外夹板和螺栓组件,所述内夹板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外夹板设置在所述卡槽的开口处,所述内夹板与所述外夹板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且固定在所述导电轨上,其中,所述内夹板包括平行设置且相互配合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或第二夹板横跨相邻导电轨,所述第二夹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板在所述卡槽内沿卡槽长度方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底部均具有凹台,所述卡槽的内壁沿卡槽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凹台对应的卡棱,所述凹台与所述卡棱抵顶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的侧壁具有凹槽,所述第二夹板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棱。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延伸长度与所述第一夹板的侧壁长度相同,所述凸棱的延伸长度与所述第二夹板的侧壁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均设有多个腰型孔,多个所述腰型孔底部设有沉孔,所述外夹板上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螺栓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螺栓组件分别穿过所述腰型孔、沉孔和通孔连接所述内夹板和所述外夹板。
优选的,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杆、螺母、防松垫圈、密封环、弹性垫圈和平垫圈,所述防松垫圈设置在所述沉孔内,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腰型孔内,所述弹性垫圈和所述平垫圈均设置在所述外夹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与所述腰型孔过盈配合,所述螺杆的端部与所述密封环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连接相邻导电轨的中间接头,内夹板与外夹板通过螺栓组件连接且固定在导电轨上,第二夹板可相对第一夹板滑动,互相配合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使得内夹板可以从导电轨开口处插入凹槽,无需从导电轨的端部插入,方便了用于连接相邻导电轨的中间接头的安装及维护,螺栓组件的固定连接可以提供足够的夹紧力,保证了该装置的连接强度,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便于更换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用于连接相邻导电轨的中间接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连接相邻导电轨的中间接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连接相邻导电轨的中间接头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连接相邻导电轨的中间接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连接相邻导电轨的中间接头底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内夹板1、第一夹板11、凹槽111、第二夹板12、凸棱121、腰型孔13、沉孔14、凹台15;
外夹板2、通孔21;
螺栓组件3、螺杆31、螺母32、防松垫圈33、密封环34、弹性垫圈35、平垫圈36;
导电轨4、卡槽41、卡棱4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8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