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的水利清淤疏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9215.0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国华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0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地址: | 056200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水利 清淤 疏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清淤疏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率的水利清淤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利水库由于拦截了水,水夹带的大量淤泥会沉积到水库底部,造成水库水质恶化,容积减少,影响发电等。目前常规的水库清淤方式如下:水力学方法清淤主要是指采用水力学方法疏浚水库。这种方法是最为常用的, 且一般是在水库修建之初就由设计单位将其考虑在了主体工程之中。其形式有这么几种:用异重流排沙、设冲沙孔冲沙、用泄水底孔排沙。水力学方法的优点是:清淤工程不需要预先排空水库,也不需要停止运行。在清淤过程中,水库可以照常运行。该方法的缺点是:疏浚只能对挖淤进行有限控制,在洪水期间,已开挖的都分可能再淤塞。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挖淤需要淤泥运输装置和堆料场,但是现有的清淤疏通装置工作效率低下,且在清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堵塞的问题,且工作动力比较小,不能最大化的将淤泥清除,且成本巨大,也不便于移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率的水利清淤疏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的清淤疏通装置工作效率低下,且在清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堵塞的问题,且工作动力比较小,且成本巨大,也不便于移动,不能最大化的将淤泥清除,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率的水利清淤疏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高效率的水利清淤疏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分别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之间通过漏斗连接,所述壳体的外部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有分流柱,所述分流柱位于漏斗的中部,且所述分流柱的上部与第一通孔贴合,所述分流柱上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弧形槽,所述壳体的左侧上部设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内安装有吸泥泵,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远离延伸管的一侧安装有与吸泥泵同一水平线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靠近延伸管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设有螺旋叶片,所述第二隔板与壳体之间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推板,所述壳体远离气缸的一侧设有与推板同一水平线的第二出口,所述壳体的下端右侧设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安装有电源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电机、吸泥泵、第二电机、气缸、电源均和控制开关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中部卡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内圈与第一转轴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垂直距离与第二隔板和壳体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优选的, 所述分流柱上的两个弧形槽相对称,且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分流柱的转速与气缸带动推板的来回推动力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率的水利清淤疏通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吸泥泵将淤泥吸进,然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旋叶片将淤泥转移到第一通孔中,既可以输送淤泥又可以对大块物件进行搅碎,避免堵塞的问题,然后由第二电机带动分流柱转动,利用弧形槽进行输送淤泥,由气缸推动推板来回运动,由于上面通过螺旋叶片的转动,不会出现大块的东西掉落在壳体的底端,这样就便于推板的推动,利用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进行排出,对比普通的清淤疏通装置,具有一定的优势,且造价低下,不需要很大的机械设备,成本过大,不便于移动和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加高效的将淤泥清除疏通,比较符合现在人的消费观念,值得以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率的水利清淤疏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率的水利清淤疏通装置侧面示意图。
图中:壳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安装板4、第一电机5、挡板6、密封圈7、第一转轴8、螺旋叶片9、延伸管10、吸泥泵11、漏斗12、第二电机13、第二转轴14、分流柱15、弧形槽16、气缸17、支撑杆18、推板19、第一出口20、第二出口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国华,未经何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9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