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料棒长度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9605.8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4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辉;裴东良;李国发;况继先;付传武;颜永文;文军;袁皓;陈浩;陈道伟;饶继飞;欧思言;夏灿;潘中祥;张小中;周立立;谷伟;刘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考比锐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2 | 分类号: | B07C5/02;B07C5/04;G0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59 | 代理人: | 谷岳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度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棒长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棒长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料棒是常见的料材结构,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料棒通过切割机切割而成。为了确保尺寸满足要求,切割完后,操作工人需要检测料棒的长度尺寸是否满足要求。目前,操作工人通常通过卡尺实现料棒长度的检测。但是,大量料棒的长度由操作工人通过卡尺逐个检测,这导致检测的工作量巨大,进而带来较高的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目前大量料棒的长度通过卡尺逐个检测存在的检测工作量巨大,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料棒长度检测设备,包括物料输送系统和检测主体,其中,所述检测主体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料棒的长度的测笔、驱动所述测笔进行检测移动的测量气缸、检测工位、夹料机械手、出料位和抓料机械手;其中,所述物料输送系统用于输送所述料棒,所述抓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料棒自所述物料输送系统移动至所述检测工位,所述夹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用于将经过检测后的所述检测工位处的所述料棒移动至所述出料位。
进一步地,还包括切割设备,所述切割设备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物料输送系统的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设备为锯床,所述出料口为锯床出料槽。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输送系统包括倒料设备、第一物料输送主体、第二物料输送主体和一端与所述第二物料输送主体衔接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工位衔接,所述倒料设备用于将所述出料口的所述料棒输送至所述第一物料输送主体,所述第一物料输送主体用于将所述料棒输送至所述第二物料输送主体,所述第二物料输送主体用于将料棒输送至所述输送带,所述抓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料棒抓取到所述检测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倒料设备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移动驱动气缸、翻转驱动气缸和接料盘;所述第二滑轨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且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移动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所述接料盘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轨的另一端,所述翻转驱动气缸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移动驱动气缸,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接料盘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物料输送主体为物料提升机,所述第二物料输送主体为振动盘,所述物料提升机具有向所述第二物料输送主体输送所述料棒的不锈钢链板带。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不锈钢链板带的一侧的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防止所述料棒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位包括出料导槽、次品箱和周转箱,所述出料导槽连接所述检测工位,所述夹料机械手用于将所述检测工位的所述料棒移动至所述检测工位;所述出料导槽的中部设置有漏料孔,所述次品箱设置在所述漏料孔的下方,所述周转箱设置在所述出料导槽的末端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漏料孔设置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出料导槽的底部,所述出料导槽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封堵板以实现所述漏料孔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周转箱的容积大于所述次品箱的容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滑轨,所述抓料机械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料棒长度检测设备中,物料输送系统实现料棒的输送,抓料机械手将料棒从物料输送系统移动至检测工位,检测工位处的测笔在测量气缸的驱动下靠近料棒从而实现对料棒的检测,检测完的料棒在夹料机械手的作用下,被夹持到出料位,最终完成出料。通过上述过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棒长度检测设备能够实现料棒的机械化检测。相比于人工检测而言,能够提高检测效率,而且采用测笔检测能够避免人工干扰,进而能提高检测精度。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棒长度检测设备能解决目前大量料棒的长度通过卡尺逐个检测存在的检测工作量巨大,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料棒长度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考比锐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考比锐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96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囊自动检验机
- 下一篇:一种可见光催化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