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科手术切口恒温加压敷料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9662.6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梅波;杨嵩;岳媛;冯康倪;秦翰;陈鉴涛;黄少杰;王维;吴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维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陶涛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板 加压敷料 外科手术切口 医用热熔胶 气囊导管 内腔中 气囊层 粘贴层 电线 绝缘材料包裹 本实用新型 血液微循环 压力监测表 长方体形 电池固定 恒温状态 局部保持 皮下积液 气囊气体 伤口愈合 手术切口 外部电源 内壁 排空 渗血 术后 代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切口恒温加压敷料贴,包括恒温加压敷料贴,所述恒温加压敷料贴内壁固定设有医用热熔胶的粘贴层,所述医用热熔胶的粘贴层内腔中设有恒温板,所述恒温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线,且电线的一端与电池固定连接,所述恒温板的内腔中有呈长方体形的气囊层,所述气囊层顶端固定安装有气囊导管,所述气囊导管的一端与压力监测表相连,本实用新型将恒温加压敷料贴内设有恒温板,恒温板表面有绝缘材料包裹,恒温板与外部电源连接,若患者术后早期切口无渗血和皮下积液情况发生,可以排空气囊气体,恒温板可以使手术切口局部保持恒温状态,改善切口周围血液微循环和代谢情况,促进伤口愈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科手术切口恒温加压敷料贴。
背景技术
临床外科工作中,手术切口并发症常用发生,如术后切口渗血、皮下积液、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等,术后切口渗血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个临床问题,特别是在心脏外科尤为突出,因心脏手术需要抗凝治疗,凝血功能紊乱,术后短时间需要多次更换切口敷料,伤口渗血时间长,可导致患者血液丢失,贫血发生,且反复切口换药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患者换药时伤口疼痛,增加患者不良的心理影响,与此同时,短时间多次暴露伤口可增加医源性感染风险。
临床中常需要加压止血包扎来预防切口渗血问题。该方法效果确切,临床中最常采用绷带加压包扎,但其存在加压压力不精确,压力太小,影响加压效果,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切口或肢体远端缺血坏死,导致严重医疗事故,特别是在四肢的手术切口加压包扎,目前以围绕肢体的环状加压包扎,常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导致肢体坏死而不得不行截止手术。盐袋或沙袋加压等外压物体进行加压,常出现加压物体移位,影响加压效果,且类似加压物体会影响患者的活动,带来不便。而其他一些加压止血方案如加压止血装置则存在:操作繁琐,设备复杂,影响患者活动等一些列缺陷。特别是在小儿患者不宜实施。
术后切口皮下积液特别是在一些皮肤广泛游离过的手术时常发生,特别是小儿皮下血运丰富,渗出较多,而患儿又好动,导致外用加压效果差,其严重影响手术切口愈合。加之该病灶处易滋生细菌,是诱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确切的手术切口局部加压可明显减少该类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愈合延迟或者不愈合问题亦经常发生,特别是在微循环不良、糖尿病等患者身上尤为突出。此类患者血管质量差,微循环障碍,常因手术切口疼痛,手术部位常长时间处于被动的制动状态,切口周围血液循环更差,局部处于缺血缺氧,导致局部低温,其更加重手术切口缺血发生,这就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手术切口愈合。若局部加温,存于一种恒温状态,则可明显改善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手术切口恒温加压敷料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手术切口恒温加压敷料贴,包括恒温加压敷料贴,所述恒温加压敷料贴内壁固定设有医用热熔胶的粘贴层,所述医用热熔胶的粘贴层内腔中设有恒温板,所述恒温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线,且电线的一端与电池固定连接,所述恒温板的内腔中有呈长方体形的气囊层,所述气囊层顶端固定安装有气囊导管,所述气囊导管的一端与压力监测表相连,且压力监测表与气囊导管之间安装有三通开关,所述压力监测表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充气加压球囊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层的内腔中设有医用泡沫敷料层,且医用泡沫敷料层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引流管,所述医用泡沫敷料层通过引流管与负压吸引器相连,所述医用泡沫敷料层内腔中设有药物涂层,且药物涂层表面设有隔离纸。
优选的,所述气囊层与恒温板内腔中均固定设有脱脂纱布敷料层,且脱脂纱布敷料层内设有药物涂层,药物涂层表面设有隔离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维,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9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伤急救敷料绷带
- 下一篇:产妇自然分娩专用无菌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