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热态冶金渣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1184.2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5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月;古明远;吴佩佩;王敏;王福佳;曹志成;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9/00 | 分类号: | C01G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回旋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冶金 制备 聚合氯化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资源再生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热态冶金渣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铁矿资源具有“贫”、“细”、“杂”的主要特点,平均铁品位32%,比世界平均铁品位低11个百分点。铁矿石作为钢铁行业的主要原料,通常需要经过选矿富集后才能进入高炉冶炼。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易选铁矿和铁品位较高的富矿不断消耗。因此如何有效开发利用一些低品位难选铁矿如铝土矿、高磷鲕状赤铁矿等和一些工业固体废弃物如拜耳法赤泥、铜渣、镍渣、铅锌冶炼渣等含铁资源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已有通过隧道窑、回转窑、竖炉或转底炉处理这些含铁资源生产金属化球团,进而熔分生产铁水的工艺。这些工艺所需的温度较高,只能从含铁资源中回收铁元素,而且经过此流程产生的热态熔分渣没有进行充分利用,成为了一种二次固废。
这种热态冶金渣的温度在1500℃左右,自身携带大量的物理热,然而在冷却过程中这些热量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能源的白白浪费。
聚合氯化铝铁简称PAFC,是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该絮凝剂不仅具有聚合氯化铝(PAC)的优良的絮凝性能和强大电中和作用,还具有聚合氯化铁(PFC)的吸附性强,沉淀速度快的特性。目前,我国使用的净水剂主要以无机絮凝剂为主,消耗量大,净水能力弱,聚合铝剂、聚合铁剂是该领域重要的替代产品。国内工业用水、城市给水、污水处理对絮凝剂的需求较大,因此聚合氯化铝铁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环境。粉煤灰中有许多有用成分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寻求一种能够处理热态冶金渣,回收铝元素,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的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热态冶金渣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热态冶金渣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喷吹装置、保温装置、冷却装置、磨细装置、浸出装置、过滤装置和聚合陈化装置,其中,
保温装置包括粉煤灰入口和混合物料出口,喷吹装置与粉煤灰入口连接;
冷却装置包括混合物料入口和冷却物料出口,混合物料入口与混合物料出口连接;
磨细装置包括冷却混合物料入口和磨细物料出口,冷却混合物料入口与冷却物料出口连接;
浸出装置包括磨细物料入口和浸出产品出口,磨细物料入口与磨细物料出口连接;
过滤装置包括浸出产品入口、滤出液出口和浸出渣出口,浸出产品入口与浸出产品出口连接;
聚合陈化装置包括浸出液入口和产品出口,浸出液入口与滤出液出口连接。
进一步地,喷吹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喷吹管道、物料储存罐和喷吹机构,喷吹管道与粉煤灰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包括待冷却物容置腔和冷却介质回路,冷却介质回路设置在待冷却物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冷却介质回路在待冷却物容置腔内呈螺旋状设置。
进一步地,冷却装置包括待冷却物容置腔和冷却介质回路,冷却介质回路设置在待冷却物容置腔的腔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2.可以利用热态冶金渣的热量,能耗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更清楚的展示如何实现本实用新型,现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置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
1…保温装置,2…喷吹装置,3…冷却装置,4…磨细装置,5…浸出装置,6…过滤装置,7…聚合陈化装置;
11…煤灰入口,12…混合物料出口,21…喷吹管道出口,31…混合物料入口,32…冷却物料出口,41…冷却混合物料入口,42…磨细物料出口,51…磨细物料入口,52…浸出产品出口,61…浸出产品入口,62…滤出液出口,63…浸出渣出口,71…浸出液入口,72…产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11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