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双接水冷电缆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2044.7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1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袁乃强;徐勇;方春梅;许荣福;王志刚;张东明;杨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15/04 | 分类号: | H02G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双接 水冷 电缆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频感应熔炼炉领域,具体涉及管式双接水冷电缆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中频感应熔炼电炉在工作过程中电流大,产生大量的热,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生产安全,通常会对与电炉连接的导线和接头做水冷处理。电缆接头连接导线,为导线提供冷却水,其自身也承担导电的功能,是设备安全正常运行的保障,是十分重要的连接部件。有时水冷电缆还会与其他设备共用一路冷却水,实现设备多部件的冷却。
目前,市场上的电缆接头设计复杂,制作工艺繁琐,且不能一路冷却水冷却多部件,导致在冷却时要接多路冷却水,线路繁杂;制作过程多次焊接导致接头使用寿命短,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市场和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管式双接水冷电缆接头,设计简单,易于制作,方便安装,能实现多部件同时冷却,简化冷却水线路;制作过程仅一次焊接过程,牢固耐用,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设计方案:管式双接水冷电缆接头,包括电缆接头本体,是一根铜管,还包括卡线槽、双入水口与出水口、流水腔、接线板,接线板上钻孔便于安装,所述卡线槽与接线板分别位于电缆接头的两端,接头本体设置有流水腔,流水腔与卡线槽之间设有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电缆接头本体一体化设计,制作简单,易于安装,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接头本体一端设有卡线槽,卡线槽大小可根据导线尺寸自行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电缆接头双入水口位于本体一端,是将两根直径10mm的铜管插入本体铜管内焊接而成并用铜焊封住端口,制作过程仅次一次焊接,使得产品牢固耐用。
进一步的,从本体铜管的另一端往已焊合的另一端灌锡,封住双入水口与铜管接触部分,以免漏水。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电缆接线板是在本体铜管上直接切割成型的,牢固耐用且导电性能优异。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电缆接头接线板上钻螺孔,以螺丝与电源固定,钻孔尺寸可自行设定,更加牢固,导电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电缆接头接线板做镀锡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电缆接头的出水口为斜口,增大了截面积,增加了出水量,冷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接线板;2.接线板螺孔;3.双入水口;4.流水腔;5.出水口;6.卡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管式双接水冷电缆接头本体为一根铜管,将铜管竖起用夹具固定好,沿直径向下切50mm,再纵向切割,做成接线板1,打磨好切口;在接线板上钻接线板螺孔2,再将两根细铜管插入本体铜管中用铜焊焊接并封住端口,把焊口磨光,做成双入水口3。
将前述本体铜管另一端50-100mm(尺寸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处开斜口,开口长约10mm(可自行设定),深为铜管半径,此为出水口5,出水口5与入水口3中间部分为流水腔4。
前述出水口5至铜管另一端切宽5mm(可自行设定,但不得超过铜管半径)缺口作卡线槽6。
从出水口5一端向入水口3内灌锡,将焊口封住保证不漏水。最后,将接头整体打磨。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说明,本方案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中,针对在本方案发明构思下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将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2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电磁干扰的速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伸缩式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