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固定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2387.3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2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乐;李小强;沈炳杰;何明山;黄苗苗;曾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仕得电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4 | 分类号: | H02G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14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固定头。
背景技术
电缆固定头,又名电缆防水接头,或者电缆接头,其主要起到使电缆出线孔保持密封及防水防尘的作用,进而保证机器安全可靠地运行。目前电缆固定头已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电气、船舶电气、防蚀设备的电线电缆的固定和保护。
电缆固定头主要是由迫紧螺帽和电缆固定头主体组成,在实用过程中,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电缆固定头的转动要求不同,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某些应用中却要求电缆固定头的旋转要超过360度,现有的电缆固定头在旋转的过程中最多只能转动360度,无法满足更大角度的旋转,大大降低了电缆固定头的适用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缆固定头,既能够满足不同角度的旋转,又能够大大提高电缆固定头的适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固定头,既能够满足不同角度的旋转,又能够大大提高电缆固定头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固定头,包括迫紧螺帽和主体,所述迫紧螺帽包括迫紧凸台,所述主体包括主体凸台;
在所述主体凸台的上表面沿所述主体凸台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在所述迫紧凸台的上表面沿所述迫紧凸台周向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
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通过限位键可旋转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和所述限位键配合可转动的角度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和所述限位键配合可转动的角度之和大于0度且小于720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键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迫紧螺帽还包括突轴,所述主体凸台设置有内孔,所述突轴与所述内孔相匹配以使所述迫紧螺帽与所述主体相结合。
优选的,所述突轴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孔的深度,所述突轴与所述内孔相匹配时,所述突轴包括与所述内孔相贴合的第一突轴,和与所述内孔不相贴合的第二突轴。
优选的,还包括卡簧,所述第二突轴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卡簧相匹配的卡紧凹槽,以在所述突轴与所述内孔相匹配时卡紧所述迫紧螺帽与所述主体。
优选的,还包括O型密封圈,所述第一突轴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O型密封圈配合的密封凹槽。
优选的,所述迫紧螺帽还包括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突轴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外螺纹孔,所述外螺纹孔与所述内孔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迫紧凸台和/或所述主体凸台设置为六边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固定头,包括迫紧螺帽和主体,迫紧螺帽包括迫紧凸台,主体包括主体凸台;在主体凸台的上表面沿主体凸台周向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在迫紧凸台的上表面沿迫紧凸台周向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第一限位凹槽与第二限位凹槽通过限位键可旋转的连接,根据电缆固定头在实用过程中的需求,可以调整第一限位凹槽和第二限位凹槽的周向长度和宽度,此时即可得到第一限位凹槽所对应的角度和第二限位凹槽所对应的角度,通过限位键的限定,以及限位键在第一限位凹槽和第二限位凹槽内的相互卡接,当迫紧螺帽不转动时,主体可以得到最大的转动角度,当主体不转动时,迫紧螺帽可以得到最大的转动角度,即可使得迫紧螺帽和主体都能够转动到最大的角度,也就使得电缆固定头可以转动到迫紧螺帽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和主体能够转动到的最大角度之和的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固定头既能够满足不同角度的旋转,又能够大大提高电缆固定头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缆固定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缆固定头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迫紧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迫紧螺帽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迫紧螺帽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第一限位凹槽为圆形的主体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仕得电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倍仕得电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2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