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涝防旱花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3749.0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8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冯欣欣;余金昌;李宇枫;林石狮;韦阳连;黄小凤;袁志永;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2307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涝 防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涝防旱花池。
背景技术
华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雨充沛,台风过境后,短时间内降雨量可达200mm,很容易造成花池内涝。与此同时,夏季气候酷热,日照时间长,高温可使草本花卉失水严重。在园林植物日常管养工作中,由于工人经验不足或对苗木习性缺乏了解,管养过程中容易淋水过多,或者夏季长时间高温时淋水不及时,容易造成花池内涝或苗木干旱失水萎蔫。传统花池设计简单,功能单一,出现内涝或干旱时无法及时发现,造成苗木根部沤烂或干旱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涝防旱花池,通过设置防涝防旱装置,可以随时监测花池内积水和干旱情况,及时排涝或补水抗旱,防止苗木根部沤烂或干旱死亡。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涝防旱花池,包括池底和池壁,还包括防涝防旱装置,所述池底包括从下往上的地基层、碎石层、透水膜层和基质层,所述防涝防旱装置包括设置在池壁底部的排水管和排涝管、以及设置在池壁内侧的直立管,排涝管和排水管均穿过池壁与碎石层连通,排涝管位于排水管的上部,排涝管和排水管上均设有开关,直立管的管底与碎石层连通,管顶高出基质层,在直立管的管身上分布有多个小孔,直立管的管身和管底均用透水膜包裹。
进一步地,所述池底为水平。
进一步地,所述池底为与水平面成5-10°的斜坡。
进一步地,所述直立管的管顶高出基质层5-10cm,管顶处设有盖子。
本实用新型的防涝防旱花池,根据景观需要可设计成斜坡花池或水平花池,花池形状和大小无统一标准,池壁根据景观需要及苗木栽植情况可选用多种材质和风格。通过直立管随时监测池内积水,发现积水可以随时排除,防止强降雨天气或由于人工浇灌失误导致的花池内涝。同时通过直立管随时监测池内干旱状况,连续高温干旱时关闭排水管和排涝管,沿竖直管人工补水,充满碎石层并渗漏至基质层,能较长时间保持住基质层的水分,减少地表淋水次数,防止苗木萎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碎石层可以储存花池基质的渗水,斜坡设计可以使积水汇聚于坡底,直立管可以随时查看花池碎石层的积水情况,并能通过池壁基部的排涝管及时排涝,还可通过直立管人工注水,保持池内碎石层和基质层水分,减少地表淋水次数。施工建造简单,能有效防止因强降雨、酷暑天气或人工淋水失误导致的花池内涝和干旱,可应用于公共场所的花灌木栽植,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涝防旱花池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涝防旱花池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基层;2-碎石层;3-透水膜层;4-基质层;5-池壁;6-排水管;7-排涝管;8-直立管;9-透水膜;10-小孔;11-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实施时间:2016年5月。
实施地点:东莞植物园镜湖景区月季水平花池。
本项目受到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108101046、2011108102039、2016108101018、2012108102054)的经费资助。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防涝防旱花池,池底包括地基层1、碎石层2、透水膜层3和基质层4。地基层1整理成与水平面成5-10°的坡度,其上铺设碎石,调节碎石的铺设厚度,使碎石层2上表面成水平状,在碎石层2上覆盖由黑色透水膜构成的透水膜层3,将体积比3:1的园土和泥炭土混合均匀,经1:500的多菌灵喷施消毒后填充于透水膜层3上构成基质层4,其上栽种月季,整个池底呈水平状。
其中,考虑月季景观需要,池壁5材质选用英德石,保持其自然形状。
其中,防涝防旱装置包括排水管6、排涝管7和直立管8。排水管6和排涝管7均安装在池壁5的底部,且穿过池壁5与碎石层2连通,排涝管7位于排水管6的上部,排涝管7和排水管6上均设有开关。直立管8贴于池壁5的内壁安装,管底与碎石层2连通,管顶设有盖子11并高出基质层4大约5cm,管身上钻有小孔10,管身和管底均包裹有黑色的透水膜9。
夏季暴雨过后,通过竖直管8和排水管6监测,若碎石层2积水过多,打开排涝管8进行排涝。夏季长时间日照,将排水管6和排涝管7关闭,通过竖直管9向碎石层2蓄水,充满碎石层2并渗漏至基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植物园,未经东莞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3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景观花盆
- 下一篇:一种低碳环保园林绿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