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室内环境智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3944.3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0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常勇;李庆平;管同平;牛群领;胡顺龙;乐殊;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友金弘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室内环境 智能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风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室内环境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人类发明交流电以来,电能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到目前为止已经涵盖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电能不能直接为人类所使用,只能通过各种电力设施生产、调节、运输转化后再通过用电器将电势能转化为热能、电磁能、动能。为此人类生产了各类电器以及电力设备,有生产类的电力设备,包括发电机、集电器;有调节类的电力设备,包括变压器、逆变器;有控制类的电力设备,包括断路器、继电器;有使用类的电力设备,包括电动机、电灯。其中,变压器在发电厂用于将低压电转变为高压电以便于电流传输,以及在用电区将高压转变为合适的低压,以便于不同的用户需求。为此人们建立了很多的变电站。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在变压器变压过程中毫无例外的会产生“电损”,这些“电损”最终以热能形式聚集于变压器的内部,对于一些大容量、高电压的变压器,虽然“电损”只占其总容量的百分之一,任然是个非常巨大的数字。这些损失的电能如果不能尽快的排出,就会融化变压器线圈的绝缘层,造成变压器短路、损坏甚至发生火灾。目前一些变压器的生产厂家已将对大功率的变压器采取了一定的降温措施,但是变压器大多安装在环境恶劣的场所,这些场所的温差很大,例如在夏季,一些地区的温度在摄氏四五十度,再加上变压器本身热能产生的温升,更是高达八九十度,此时变压器原有的散热措施就不能对其很好的散热,需要额外采取强制制冷措施,为此,一些电力工程人员和变压器的生产厂家都希望有一种变电站装置,可以对变电站的具体工作环境,包括变压器的温度、变压器周边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和判断,从而很好的对变压器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令其发挥最佳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电站室内环境智能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在环境恶劣的高温环境下,导致工作效率变低以及寿命变短的问题,在变压器的上套接一个装置主体对其进行保护和隔热,在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油温探测器、设置电子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同时设置一个控制箱体,油温探测器、电子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控制箱体中进新分析处理,控制箱体通过风机驱动模块驱动散热风机通风散热,从而很好的对变压器进行散热降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室内环境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变压器和控制箱体,所述装置主体是一个中空的立方箱体,所述装置主体内腔底端的中部设有绝缘垫,所述绝缘垫的顶端支撑设有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外壁的顶端贴合设有油温探测器,所述变压器的边侧设有若干外凸的散热导管,所述散热导管边侧固定设有若干散热风机,所述变压器的顶端对称设有若干进线接线柱和若干出线接线柱,若干所述进线接线柱和若干所述出线接线柱的周边环绕设有磁感线圈,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设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中部通过吊杆吊设有照明灯管,所述箱盖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电子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所述装置主体的中部吊设有所述控制箱体,所述控制箱体中设有分析处理模块和风机驱动模块,所述油温探测器、所述磁感线圈、所述电子温度计和所述电子湿度计分别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分析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接口,所述分析处理模块的指令输出接口通过导线依次电性连接所述风机驱动模块和散热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两端通过铰链连接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嵌合设有观察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边侧的底端设有百叶窗,且所述百叶窗上设有吸水材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盖是一个棱锥形或拱形结构,所述箱盖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散热风机,且所述散热风机是轴流风机或离心式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析处理模块是单片机模块或CPU模块,所述风机驱动模块是伺服驱动器或变频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包覆设有保温隔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友金弘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友金弘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39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骨架密封件的排料治具
- 下一篇:含金属内芯的龙头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