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心脏支架脱载的支架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4344.9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4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于子翔;王永涛;马依彤;马俊;杨毅宁;马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子翔 |
主分类号: | A61F2/958 | 分类号: | A61F2/9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54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勾 支架 支架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 心脏支架 球囊 技术效果 凸出部位 定位孔 通过率 棱角 圆角 预防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预防心脏支架脱载的支架输送装置,包括一个球囊和大于2个托勾,所述的托勾凸出部位厚度不小于支架厚度,托勾的棱角均作圆角处理,托勾与球囊通过定位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简单,实用,减少支架脱载率,增加支架通过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介入耗材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适用于迂曲病变、钙化病变介入治疗或再次支架术的预防心脏支架脱载的支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其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该技术是将支架送入冠状动脉中的病变狭窄部位,通过对支架输送系统进行加压扩张开网络状结构的金属支架,使支架支撑起狭窄的病变冠脉,通过按压血管壁上的斑块来扩大血管内腔的直径,以保证其植入位置血管管腔的通畅,从而有效的避免血管再次狭窄。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过程中,支架通过冠脉血管迂曲、钙化病变时,可能因术者操作粗暴等原因,导致支架从输送系统中脱落下来而滞留于人体血管内,我们称支架脱载(Stent Dislodgement)。随着支架设计的改进及支架输送系统性能的提高,其发生率更进一步降低;但由于PCI治疗的冠脉病变越来越复杂,冠脉支架脱载依然是手术操作时遇到的难题。若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严重的临床后果,如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急诊CABG或周围动脉栓塞,甚至死亡。最近一篇汇萃分析了从1991年到2012年间发表的个案及系列病例报告,71655例PCI患者发生919个支架脱载,总的发生率为1.3%(范围为0.21%-8.4%),2005年以后发表的研究,其平均发生率仅为0.38%。支架脱载常见原因包括:(1)支架本身与球囊粘合不紧,导致推送途中稍遇阻力,便从球囊脱载;(2)病变钙化扭曲严重,术者推送支架过于用力,使支架脱载。(3)预扩张病变不充分或未行球囊预扩张,导致支架通过不能而脱载。(4)因指引导管与冠脉不同轴,回撤未通过病变的支架至导引导管时,支架受阻于导管口,术者回撤用力过快,导致支架脱载等。目前主流的心脏支架平台有Driver支架平台和Multi-link Vision支架平台,两种支架平台均为合金支架平台,Driver支架平台拥有“Secure”技术,类似于支架近端“枕头设计”,使支架两端“内凹”,增加支架的稳定性,但一样有脱落的可能,因为此种设计缺少对支架在球囊上的“物理固定”。而Multi-link Vision支架平台拥有更柔软的支架材料和更小的通过直径来降低支架通过病变时脱载的风险。然而,两种支架平台均缺少一个在输送球囊上的固定装置。因此,在通过钙化病变或迂曲病变时,支架直接与病变接触受力,有脱落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心脏支架脱载的支架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核心思想是通过在输送球囊两端设计一个固定装置,在通过钙化病变或迂曲病变时,无论支架前进还是后退,支架不再与坚硬病变处接触受力,而是固定装置与病变接触受力,减少了支架脱载的可能。固定装置的原理借鉴机械学中“档圈”原理,固定装置由输送球囊和托勾共同组成。
实用新型是一种预防心脏支架脱载的支架输送装置,该装置由一个球囊和大于2个托勾共同组成,托勾凸出部位厚度不小于支架厚度,托勾的棱角均作圆角处理,托勾与球囊通过定位孔连接。
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简单,实用,减少支架脱载率,增加支架通过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置在球囊上的托勾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球囊在充盈状态和收缩状态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托勾主观图与左视图球囊的胶皮穿过孔洞来固定托勾
图4型所述心脏支架输送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子翔,未经于子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4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分叉血管开口处病变的新型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腰椎护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