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抬头显示器的高亮液晶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5291.2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3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亚军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抬头 显示器 液晶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抬头显示器的高亮液晶显示屏。
背景技术
抬头显示器是一种利用全透明或半透明玻璃成像,将与行车相关的一些信息以数字图像或文字的方式投射在驾驶员视野的前方。因为玻璃本身光线透过率很高,抬头显示器发光后再通过玻璃反射进入眼睛的光线的亮度就比抬头显示器本身发光亮度少了很多。而为了让驾驶者在使用中有好的视觉体验,需要把抬头显示器本身的发光亮度做到非常高,才能实现白天驾驶可见的显示效果。因此普通的液晶显示屏的亮度不能达到抬头显示器的要求,而现有的抬头显示器主要是以LED数码管式或LCD背入式光源来作为显示界面。
普通LED数码管式显示屏因为显示内容不可变(如果显示内容需要变化,则需要重新制作LED屏模具)而导致显示内容单一,显示界面不能更新,产品生命周期短。
背入式LCD显示屏(既显示屏的光源位于LCD屏的垂直底部,发光面积基本和LCD屏同尺寸,也有称为直下式背光)因为需要保证显示亮度的均匀,光源需要使用点阵式,导致LED灯珠过于集中,发热量大,需要加额外的散热机构来辅助散热,导致产品成本提升,产品尺寸增加。
而且背入式显示屏的光源到液晶面板的底部需要由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需要用到扩散板(或叫匀光板),而导致整个背光源必须和液晶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得整体屏幕厚度过厚,普遍超过10MM,如果加上散热机构很多能超过20MM。而且匀光板会影响光线的通过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抬头显示器的高亮液晶显示屏解决了现有抬头显示器显示界面不能更新或成本过高、尺寸较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适用于抬头显示器的高亮液晶显示屏,其包括一侧设置有开口的金属外框,金属外框开口处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液晶面板、均光膜、增亮膜、导光板和反光膜,反光膜设置在与开口正对的金属外框内壁上;导光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位于金属外框侧壁上的LED灯条,每根LED灯条包括设置在铝基板上的若干灯珠,铝基板通过导热胶条粘附于金属外框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LED灯条发光后通过导光板把光线导向上下两个方向,而向下的光线则通过底部的反光膜把光线反射向上方;两次亮度叠加后的光线通过增亮膜使发光亮度大大提高。光线通过匀光膜后,使整个平面亮度更均匀,避免出现暗斑,光斑等不均匀现象,最后通过液晶面板显示出来。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亮度可达到2500MCD以上,大大超过了正常液晶显示屏低于500MCD的亮度,满足抬头显示器对亮度的需求;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设置风扇等散热模块,使得其厚度可以控制在6-10MM,使得其所占用的空间更小,成本更低。LED灯条的铝基板通过导热胶条粘附在金属外框内,使LED灯珠发光后产生的热量通过铝基板及金属外框散发出去,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每根LED灯条均与导光板平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光线更加均匀,最后的显示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均光膜、增亮膜、导光板和反光膜均位于开口的正下方,均光膜的尺寸、增亮膜的尺寸、导光板的尺寸和反光膜的尺寸均与开口的尺寸相对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液晶面板的内容被投射出来时各个部分的光亮度差异更小,提高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金属外框;2、液晶面板;3、均光膜;4、增亮膜;5、LED灯条;6、导光板;7、反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亚军,未经朱亚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5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虚拟现实体验的头戴式装置
- 下一篇:VR眼镜的镜片及VR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