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直流输入设备的辅源供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5425.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4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天谷八路***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直流 输入 设备 供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携直流输入设备的辅源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保消费的理念逐步深入百姓的消费观念中,再加上政策的导向,电动汽车正扮演着逐步取代燃油车的角色。但是因现阶段技术的限制,在电动车普及和使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受现阶段行业规模的影响充电站的布局密度还相对较低,同时由于2016年新国标颁布实施,市面上存在大量的旧国标版车辆与已安装的充电桩,导致电动汽车车主在充电中经常遇到充电桩不好找,找到的充电桩因新老国标不兼容无法给自己车辆充电的窘境,这样就给电动车使用带来了不便。
随着电动物流车、大巴车逐步普及,车辆运行路线、里程不固定,与充电桩不兼容、充电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可随车携带的便携充电设备,有人提出可以使用现有直流充电桩,通过特定外接设备(如可随车携带的便携充电设备)改变充电接口的一些参数使现有直流充电桩兼容各种车辆充电需求(诸如充电电压、BMS辅源电压需求),这样充电功率可以与现有直流充电桩一致,同时直流充电桩的数量随着市场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补充,既可以保证充电速度,同时又能解决供电电源难找的问题。
这种应用存在的问题是:充电过程中BMS辅源由充电桩提供,为被充电车辆BMS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供电,保证车辆BMS与充电桩正常通信,确保充电过程安全;同时也为被充电车辆内部诸如电池散热、加热、电气回路各组件等供电,需要一定的功率,但根据新国标充电桩提供的单枪BMS功率为12V@10A,共计120W,老国标中很多车辆的BMS电压为24V@20A,共计480W,加之外接设备内部消耗、电压转换设备效率损失,会导致现有直流充电桩BMS供电能力不能满足被充电车辆BMS功率需求。综上所述,便携直流输入设备充电速度与使用便利性兼顾好,但是辅源容量问题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携直流输入设备的辅源供电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携直流输入设备的辅源供电电路,包括便携设备控制单元、高压直流供电电源和外供直流低压电源;高压直流供电电源连接高压/低压开关电源,高压/低压开关电源连接高压/低压电源输出防反二极管的阳极,高压/低压电源输出防反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便携设备内部低压/低压开关电源,便携设备控制单元与便携设备内部低压/低压开关电源相交互,便携设备内部低压/低压开关电源与辅源输出端口相连;便携设备控制单元与外供电源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相连;外供直流低压电源通过外供电源切换开关与外接电源防反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外接电源防反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便携设备内部低压/低压开关电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外供直流低压电源为前级充电桩BMS辅源、外置充电宝、车载蓄电池或内置于设备中可充电的锂电池组。
外供电源切换开关为由便携设备控制单元控制的继电器常闭节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外供直流低压电源,如前级直流充电桩提供的BMS辅源先将便携设备控制单元启动,后通过使用便携设备内部的高压转低压DC/DC开关电源,利用前级提供的高压直流电,为整个设备及后级充电车辆提供足够容量的BMS辅源,同时将直流充电桩提供的BMS辅源切除,防止前级直流充电桩辅源过载故障,提高充电安全。本实用新型为直流-直流便携充电设备(即便携直流输入设备)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辅源解决方案,解决了这种直流-直流便携充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大技术问题,为这种充电速度与使用便利性兼顾的便携充电设备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及电气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便携直流输入设备的辅源供电电路,包括外供直流低压电源、高压/低压开关电源、高压/低压电源输出及外接电源防反二极管、外供电源切换开关、便携设备内部低压/低压开关电源、便携设备控制单元、辅源输出端口等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5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