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杯形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5545.0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7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辉;龚建生;许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通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24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杯形件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杯形件成型模具,属于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杯形件的制备,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反挤压成型技术。由于传统的杯形件成型模具的凹模为整体式结构,当长时间对杯形件进行加工后,凹模型腔会因为角部应力集中出现环形裂纹,严重时发生断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模具因转角处应力集中而造成凹模损害的杯形件成型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杯形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表面连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下表面连有凸模固定板,凸模穿过所述凸模固定板且上表面与所述上垫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模座上表面连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上表面连有凹模外圈,所述凹模外圈内部空腔里设置有“凸字形”的凸模块和杯形件,所述凸模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杯形件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凸模块的凸出部插入到所述下垫板的上端,所述凹模外圈周圈包裹有加热圈,顶杆从下往上依次穿过所述下模座和下垫板,所述顶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凸模块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上模座与上垫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凹模外圈、下垫板和下模座三者之间通过销钉固定。
所述凸模的材质为H13钢。
所述下模座的下表面连有石棉布层。
所述上垫板和凸模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杯形件成型模具,将原有的整体式凹模改为相互配合凹模外圈和凸模块,凸模块的上表面与杯形件的下表面接触,凸模块的凸出部插入到下垫板的上端,凹模外圈通过键传递扭矩,凸模块与下垫板之间为相互配合的台阶传递,有效地有效消除了原有转角处的应力集中,凹模外圈和凸模块不易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杯形件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杯形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10,上模座1下表面连有上垫板2,上垫板2下表面连有凸模固定板3,凸模4穿过凸模固定板3且上表面与上垫板2的下表面接触,下模座10上表面连有下垫板9,下垫板9上表面连有凹模外圈5,凹模外圈5内部空腔里设置有“凸字形”的凸模块8和杯形件7,凸模块8的上表面与杯形件7的下表面接触,凸模块8的凸出部插入到下垫板9的上端,所述凹模外圈5周圈包裹有加热圈6,顶杆11从下往上依次穿过所述下模座10和下垫板9,顶杆11的下表面与凸模块8的下表面接触,由顶杆11将凸模块8和杯形件7顶出。
上模座1与上垫板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凹模外圈5、下垫板9和下模座10三者之间通过销钉固定。
凸模4的材质为H13钢。
下模座10的下表面连有石棉布层,避免模具温度过高对桌面造成损害。
上垫板2和凸模固定板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通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句容通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5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