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接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5704.7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4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魏小波;赵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科快换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32 | 分类号: | F16L37/32;F16L3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接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接接头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对接接头。
背景技术
对接接头是广泛应用于管路间,具有快速扣接和快速拆卸的性能,对于一些与气体或液体相关的行业而言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市场上的快速接头存在两类特点,第一类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扣固及弹脱,但气密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压力越高的情况下,密封效果越差,并且动作不准确;第二类特点是结构复杂,组装慢,但气密性好,动作准确,可自动扣固及弹脱。
目前,上述第二类的对接接头阀芯一般均采用一体式阀芯,即通过在公接头内的公阀芯和母接头的母阀芯上均设置用于放置密封圈的槽,以保证未对接时,公接头和母接头自身的气密性,进而保证对接接头的动作准确,可自动扣固及弹脱等功能。但是由于阀芯(即公阀芯和母阀芯)的尺寸较小,这样密封圈的尺寸也必须小,在较小尺寸的阀芯上加工用于容置较小尺寸密封圈的槽更是难上加难,不仅槽的加工困难;由于加工槽时,是有加工误差的,因此槽与密封圈之间的适配性差,导致密封圈无法安装,这样就导致整个对接接头的无法组装,浪费安装时间以及加工原料,增加了对接接头的生产成本和组装成本,导致其加工效率低;或密封圈可在槽内移动,这样导致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密封圈在槽内存在移动,长时间使用中,更加会加剧移动现象,从而导致对接接头密封性降低,使得接头内的流体(即气体或液体)泄露,严重影响了对接接头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因此,本申请致力于研究一种结构简单而气密性良好的对接接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接接头,对接接头结构简单、气密性良好、动作准确、易加工、接头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良好,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接接头,包括:
相适配的公接头和母接头;
所述公接头的公阀体和所述母接头的母阀体沿轴向均开设有流体通道,
所述公阀体的流体通道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内设有公阀芯;
所述活塞和所述公阀芯通过密封层密封连接;
所述母阀体的流体通道内设有母阀芯;
所述母阀芯与所述公阀芯正对设置;
当所述公接头与所述母接头未处于对接状态时,所述活塞和所述公阀芯密封连接,所述母阀体和所述母阀芯密封连接;
当所述公接头与所述母接头处于对接状态时,所述公阀芯和所述母阀芯相互顶压,所述公阀体的流体通道和所述母阀体的流体通道处于连通状态。
本技术方案中,较之现有的公阀芯,本阀芯无需开槽,亦无须安装密封圈,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槽而存在的加工难、槽加工成功率低、因槽与密封圈不相适配而导致对接接头组装失败和槽大而密封圈小而发生流体泄露、以及对接接头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低的难题,且为了保证对接接头良好的气密性,在阀芯与阀体之间的密封面上设置密封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气密性良好、动作准确、易加工、接头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良好,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母阀体和所述母阀芯通过密封层密封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对接接头的公、母阀芯均不需要开槽,也无需设置密封圈,克服了现有中开槽困难、槽加工成功率低、槽与密封圈不相适配而导致的流体泄露、以及接头使用寿命低的难题,且本接头的气密性良好,结构简单、气密性良好、易加工、接头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良好,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公阀芯靠近所述母接头一侧为第一圆台结构,其底面朝向所述母接头设置;所述活塞靠近所述母接头一侧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圆台结构相适配;和/或,所述母阀芯靠近所述公接头一侧为第二圆台结构,其底面远离所述公接头设置;所述母阀体靠近所述公接头一侧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圆台结构相适配。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增加公阀芯与活塞、母阀芯与母阀体的密封面积,进而增强其面密封面积,提高了接头未对接时的气密性;且圆台结构的设置,使得公、母阀芯为正向张紧(即单向张紧),进一步保证了公阀芯与活塞、母阀芯与母阀体的接触保证,从而保证了接头未对接时的气密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密封层为金属陶瓷涂层或合金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科快换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松科快换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5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充气管
- 下一篇:一种带有铝型材三通接头的鼓式制动器油管总成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