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7782.0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6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昌;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鹏元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线夹。
背景技术
在电气组装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线缆与连接器进行连接,连接器上一般都包括多个引线管脚,在连接器与线缆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将每个引线管脚均与线缆进行连接,目前连接器与线缆的连接主要还是采用纯手工焊的方法进行,手工焊接,效率较低,不良率高。在进行焊接时需要将每根线分别裁剪到指定的长度,再将每根线的外皮取出,然后采用手工焊接的方法将线缆与连接器的引线管脚一一对位并焊接起来。以一个24芯的引线管脚为例,如果每个引线管脚需要和一根线缆连接,那么就需要24根线缆与该24芯的引线管脚进行连接,这样每焊接一个连接器就需要24次裁剪线缆、24次给线缆剥皮、24次线缆与引线管脚的对位以及24次焊接。从上面的描述可知,将线缆与一个24芯的连接器进行连接时,步骤较为复杂,每个过程都要重复多次,这无形之中就减慢了电气组装的速度,影响到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排线夹,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排线夹,能够提升焊接良率,提高作业效率,节省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线夹,包括排线夹主体,所述排线夹主体相对的两表面上均设有多个并排的排线槽,各所述排线槽的内壁上均设有用于将芯线限制在所述排线槽内的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夹主体上于两排所述排线槽之间延伸出垂直于各所述排线槽的分隔板。
进一步的,至少部分所述排线槽的侧壁上延伸出与所述分隔板垂直、隔离相邻芯线的隔离块。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块的宽度小于所述分隔板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槽的底部为能够与芯线外壁贴合的弧面型。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夹通过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注塑所述排线夹的原料为PP料和黑色母粒。
一种利用上述的排线夹加工转换线的方法,包括步骤:
1)提供所述排线夹与PCB板,使所述排线夹的各所述排线槽与所述PCB板的PIN位相对应;
2)将多根芯线依正确的排线方式排入所述排线夹,然后将各芯线露出所述排线夹的端部进行剥皮和裁切;
3)将各芯线与所述PCB板的PIN位对位,采用焊接机一次性将各芯线分别焊接在所述PCB板对应的PIN位上;
4)将接头外壳与所述PCB板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在将芯线焊接后,还包括焊点检测和电测焊点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之前还包括用UV胶对所述排线夹及排在所述排线夹上的各芯线进行封装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排线夹可以将需要焊接的芯线卡在排线槽内,这样就可通过相应的工具对芯线统一进行剥皮和裁剪;
2、由于芯线被排线夹卡住,因此定位方便,很容易与PCB板上的PIN脚对位,一次即可完成焊接;
3、分隔板可将芯线分成两排并可提供支撑作用,使转换线接头处的芯线不易松动;
4、利用隔板将芯线进一步隔离开,以避免芯线在排线槽处挤压而凌乱;
5、利用排线夹加工转换线时,不管有多少根芯线,只需要一次剥皮、一次裁剪、一次对位以及一次焊接即可完成,大大的节约了电气组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线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线夹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线夹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线夹的侧视图。
图中:10-排线夹主体,11-排线槽,13-台阶,14-分隔板,15-隔离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排线夹包括排线夹主体10,排线夹主体10相对的两表面上均设有多个并排的排线槽11,各排线槽11的内壁上均设有用于将芯线限制在排线槽11内的台阶13。
排线夹上排线槽11的个数应与PCB板上PIN脚的个数相一致,如24PIN的PCB板,排线夹上排线槽11的个数也应为24个,且排线夹主体10相对的两表面上的个数相等均为12个。另外,各排线槽11的宽度可不一致,具体根据芯线的规格进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鹏元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鹏元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7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简式排线线材开叉装置
- 下一篇:包层功率剥离器及光纤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