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聚网格圈顺向张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8554.5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7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陆惠文;倪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万宝纺织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聚 网格 张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机上的集聚纺纱装置,特别是负压气流式集聚纺纱装置的网格圈张紧器。
背景技术
负压气流式集聚纺纱装置都有设置在负压管底部的网格圈张紧器,以张紧网格圈使网格圈在伸直和一定张力下运行,才能发挥正常的集聚功能。
现有技术中广泛采用金属棒的重力张紧、压簧的弹力张紧或扭簧的扭力张紧网格圈。在采用扭簧的扭摆式网格圈张紧器中,都采用从网格圈与前下罗拉结合处往下张紧方式,张紧器对网格圈的张紧方向与网格圈运行方向相反,是一种逆向张紧形式,对网格圈这种循环传送带来说,是一种靠近紧边的张紧形式。这种张紧形式有两大不利的弊端:
一是在负压管与前下罗拉结合部张紧,使网格圈与前下罗拉发生较大的摩擦接触,网格圈与前下罗拉摩擦的相对线速度为前下罗拉线速度的两倍,直接导致网格圈因摩擦磨损而缩短寿命;
二是在集聚罗拉与负压管结合处的下部因网格圈靠近张紧器使该处非常易于集聚积花,从而阻碍网格圈的正常运转和影响集聚效果,必须缩短网格圈的清洁周期,增加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聚网格圈顺向张紧器的技术方案,其采用与现有技术扭力张紧方向相反的顺向张紧方式,既避免网格圈与前下罗拉的摩擦接触,又能减少积花对网格圈运行和集聚效果的影响,降低集聚纺纱运行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为:
一种集聚网格圈顺向张紧器,包括负压管、张紧器座、扭摆轴、扭簧、扭摆片和网格圈,其特征在于张紧器座固定在负压管底部,扭摆轴连接张紧器座、扭簧和扭摆片,扭簧将扭摆片从负压管下游段底部往下张紧网格圈。
扭簧的工作扭矩为(5-10)*10-4牛米。
采用上述集聚网格圈顺向张紧器技术方案,可以使网格圈使用寿命延长80%以上,网格圈清洁周期延长200%以上,并且可以适纺现有技术难以纺制的中、粗线密度纯棉普梳品种集聚纺纱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网格圈顺向张紧器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网格圈逆向张紧器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负压管6位于前罗拉1与集聚罗拉8之间,张紧器座5固定在负压管6底部,扭摆轴4连接张紧器座5、扭簧2和扭摆片3,扭簧2将扭摆片3从负压管6下游段底部往下张紧网格圈7,扭摆片3的张紧方向A1与网格圈7运行方向B1相同,因而是更为合理的顺向张紧方式。而在图2中扭摆片的张紧方向A2与网格圈运行方向B2相反,因而是不合理的逆向张紧方式。
顺向张紧方式的应用,杜绝了现有技术逆向张紧方式的两大弊端,既避免了网格圈7与前下罗拉1的摩擦接触,又能减少积花对网格圈7运行和集聚效果的影响,降低集聚纺纱运行和维护成本。
扭簧2的工作扭矩为(5-10)*10-4牛米。
采用上述集聚网格圈顺向张紧器技术方案,可以使网格圈使用寿命延长80%以上,网格圈清洁周期延长200%以上,并且因为清洁周期的显著延长,可以适纺现有技术难以纺制的原料相对整齐度较差、短绒率较高和含杂较高的纱线品种,如中粗线密度纯棉普梳品种集聚纺纱线。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三罗拉或四罗拉集聚纺纱装置,也可以用于集聚赛络纺纱装置,或者其它新型组合式集聚纺纱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万宝纺织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万宝纺织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8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式高效羊毛条粗纺机
- 下一篇:一种中压开关触头压簧装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