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悬式锂离子电池极耳裁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0498.9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4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惠福增;杜隆;苏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惠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悬式 锂离子电池 极耳裁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裁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外悬式锂离子电池极耳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需要在铜箔或铝箔上焊接镍带或铝带,而且镍/铝带来料均为盘料,极耳裁切工序必不可少。
目前,极耳裁切机构为四周导柱,中心切刀的方式,裁切极耳时需要镍/铝带悬空伸入到装置中心位置,才能完成裁切动作,因极耳厚度均≤0.15mm,极耳悬空距离较长时,会弯曲变形,导致裁切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悬式锂离子电池极耳裁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悬式锂离子电池极耳裁切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端设置有运送极耳的送料槽,基座上方设置有升降式压平板,所述基座侧壁处设置有下刀,所述压平板侧壁处设置有与下刀相对应裁切极耳的上刀。
所述基座中嵌装导套,所述导套中滑动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端与压平板固定。
所述导柱为三个,且呈直角三角形状分布。
所述下刀与相邻两导柱连线平行。
所述基座外壁处设置有下刀座,所述下刀固定在下刀座上端。
所述压平板外壁处设置有上刀座,所述上刀固定在上刀座下端。
所述基座侧壁处形成装配槽,所述装配槽槽壁处形成固定基座的通孔。
所述下刀、上刀为直线刀或圆弧刀中的一种。
所述送料槽端面与下刀背部贴合,所述送料槽上端与下刀上端平齐。
本实用新型中下刀座、下刀均在三根导柱的外侧,使下刀裁切位置处于基座外侧,有效避免了极耳悬空弯曲导致的裁切尺寸精度低的问题;同时有效控制极耳焊接在电池上的极耳外露尺寸,最小可实现外露5mm,优于常规切刀位于导柱中间的方式,解决了极耳外露最小15mm的机构局限,为电池厂节省原材料;圆弧的切刀,避免了极耳尖角刺伤电池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其中:
1基座2下刀座
3下刀4上刀
5上刀座6限位块
7压平板8送料槽
9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外悬式锂离子电池极耳裁切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端设置有运送极耳的送料槽8,基座1上方设置有升降式压平板7,所述基座1侧壁处设置有下刀3,所述压平板7侧壁处设置有与下刀3相对应裁切极耳的上刀4。
所述基座1中嵌装导套,所述导套中滑动设置有导柱9,所述导柱9上端与压平板7固定。
所述导柱9为三个,且呈直角三角形状分布。
所述下刀3与相邻两导柱9连线平行,即导柱9轴线连线呈直角三角形状,下刀3与其直角边平行,所述送料槽8的送料方向垂直于下刀且与另一直角边平行。
所述基座1外壁处设置有下刀座2,所述下刀3固定在下刀座2上端。
所述压平板7外壁处设置有上刀座5,所述上刀4固定在上刀座5下端。
所述基座1侧壁处形成装配槽,所述装配槽槽壁处形成固定基座1的通孔。
所述下刀3、上刀4为直线刀或圆弧刀中的一种。
所述送料槽8端面与下刀3背部贴合,所述送料槽8上端与下刀3上端平齐。
所述下刀3、下刀座2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但不限于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中的一种。
所述上刀4、上刀座5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但不限于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中的一种。
所述压平板7侧壁处形成通孔,导柱9自下而上插入到压平板7中,螺栓插入通孔中,并其螺纹端拧入到导柱9中,对导柱9进行固定。
所述上刀座5呈凹字型,其开口与压平板7咬合。
所述下刀座2呈倒置L型,其两端分别与基座1的上端和侧壁贴合。
所述上刀座5上端设置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限制上刀4的探出高度。
所述限位块6、上刀座5的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下刀座、下刀均在三根导柱的外侧,使下刀裁切位置处于基座外侧,有效避免了极耳悬空弯曲导致的裁切尺寸精度低的问题;同时有效控制极耳焊接在电池上的极耳外露尺寸,最小可实现外露5mm,优于常规切刀位于导柱中间的方式,解决了极耳外露最小15mm的机构局限,为电池厂节省原材料;圆弧的切刀,避免了极耳尖角刺伤电池的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惠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惠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0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导电连接片及全极耳卷芯
- 下一篇:电池包引出端子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