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网的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0634.4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2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曾卿卿;熊隽迪;蒋玲;熊戈亮;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8 | 代理人: | 周正辉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网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电网的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中低压配电架空线路是故障多发线路,需要大量的传感装置来实现对线路的监测和故障定位。
授权公告号 CN 205388632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传感装置,包括电子线路板、取电电流互感器、透明防水罩、电力线本体、测量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微处理器,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实现结构装置开启、卡住电力线、闭合、锁紧电力线的整个过程,有效的起到了对电网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进行固定安装后,由于电线本体都是圆形结构,这就容易造成传感装置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容易对电线本体的外表面造成磨损,从而影响使用,再有就是透明防水罩活动连接在传感装置外表面,不方便安装和定位,造成结构过于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网的传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网的传感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下卡座,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前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子电路板、取电电流互感器和测量电流互感器,所述取电电流互感器通过电路串联于测量电流互感器,所述测量电流互感器通过电路串联于电子电路板,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中心处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上卡座,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后端通过弹性卡卡接于下壳体的上表面后端,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中心处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下表面固定了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重心球,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防水罩,所述下防水罩的上表面外侧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部通过密封块滑动连接有上防水罩,所述上防水罩和下防水罩的外表面均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均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U型套,所述U型套的内部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于通孔的内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下卡座的外表面设有弧形豁口。
优选的,所述上卡座位于下下卡座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重心球采用不锈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电网的传感装置通过设置弹簧张紧的上卡座,可以适应不同的线径,而且能够避免转动,再有就是通过滑动连接的下防水罩结合重心球的结构形式,可以因转动而磨损电线本体,提高安全性,而且采用分体的防水罩结构,便于安装固定,能够大大提高传感装置的适应性和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的横向截面图。
图中:1下壳体、11卡槽、12下卡座、13铰接座、14弧形槽、2上壳体、21电子电路板、22取电电流互感器、23测量电流互感器、24滑动槽、25弹簧、26上卡座、27弹性卡、3滑动块、31连接杆、32螺纹孔、33重心球、34下防水罩、35密封槽、4上防水罩、41密封块、42连接块、43通孔、44 U型套、45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未经重庆能源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0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同轴电缆线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宽频带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