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测距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1028.4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8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晓车(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5/08 | 分类号: | G01S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底盘 测距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底盘测距检测装置,属于水处理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检测领域中,现有机动车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专业检测机构,如年检站、私人检测机构,并通过实地检测的方式进行机动车检测的。
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汽车停放水平地面上,在额定满载(允许最大荷载质量)的前提下,其底盘最下突出部位与水平地面的距离。现有技术中,机动车的底盘离地间隙一般是由技术人员手持检测仪器,在汽车底部不断的找最低点进行测距,效率较低,且准确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该检测装置采用超神波测距仪,通过滑动控制测距仪在底盘下移动,对底盘离地间隙进行全面测量,进而确定最小离地间隙,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且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底盘测距检测装置,其包括底板和超声波测距仪,所述超声波测距仪设置在横滑块的上端,所述横滑块套在丝杆上,所述横滑块的下端连接横滑控制装置,所述丝杆的左右两端各与对应的纵滑块相连接,所述纵滑块的下端套在对应导轨上,所述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所述纵滑块的上端连接纵滑控制装置,所述横滑控制装置和所述纵滑控制装置电连接到外部的中控装置。
所述导轨设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端的左右两边。
外部的中控装置通过所述纵滑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纵滑块在对应的导轨上纵向滑动,进而带动所述丝杆、所述横滑块及所述超声波测距仪纵向滑动。
外部的中控装置通过所述横滑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横滑块在所述丝杆上横向滑动,进而带动所述超声波测距仪横向滑动。
所述丝杆与所述导轨相垂直。
所述底板为平板,所述丝杆与所述底板相平行,所述导轨与所述底板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测距检测装置采用超神波测距仪,通过滑动控制测距仪在底盘下移动,对底盘离地间隙进行全面测量,进而确定最小离地间隙,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测距检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滑动均由电脑主机控制,无需人在底盘下;
3、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测距检测装置的底板为平板,丝杆与底板相平行,导轨与底板相垂直,这样能够保证超神波测距仪移动时始终处于一个水平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测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板,2为超声波测距仪,3为横滑块,4为丝杆,5为横滑控制装置,6为纵滑块,7为导轨,8为纵滑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一种汽车底盘测距检测装置,其包括底板1和超声波测距仪2,超声波测距仪2设置在横滑块3的上端,横滑块3套在丝杆4上,横滑块3的下端连接横滑控制装置5,丝杆4的左右两端各与对应的纵滑块6相连接,纵滑块6的下端套在对应导轨7上,导轨7固定连接在底板1,纵滑块6的上端连接纵滑控制装置8,横滑控制装置5和纵滑控制装置8电连接到外部的中控装置。
导轨7设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端的左右两边。
外部的中控装置通过纵滑控制装置8控制纵滑块6在对应的导轨7上纵向滑动,进而带动丝杆4、横滑块3及超声波测距仪2纵向滑动。
外部的中控装置通过横滑控制装置5控制横滑块3在丝杆4上横向滑动,进而带动超声波测距仪2横向滑动。
外部的中控装置对纵滑控制装置8和横滑控制装置5的控制过程以及纵滑控制装置8和横滑控制装置5对纵滑块6和横滑块3的控制过程属于现有公知技术,外部的中控装置、纵滑控制装置8和横滑控制装置5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晓车(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晓车(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1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