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赛艇脚蹬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1061.7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0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飞鹰船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6/18 | 分类号: | B63H16/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14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赛艇 脚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赛艇技术域,具体涉及一种赛艇脚蹬板。
背景技术
赛艇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水上竞技性运动项目。在划行过程中,运动员除了需要双手划桨获得水对赛艇的推动力外,还需要双脚对赛艇上的脚蹬板发力,以获得脚蹬板对人体的反推动力,从而加速赛艇的前进。由此可见,脚蹬板的结构对运动员的发力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普遍是对脚蹬板的角度调节做出改进以适应不同选手的体型,而较少对脚蹬板本身结构进行改进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减轻重量、结构简单、又有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的赛艇脚蹬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赛艇脚蹬板,包括脚蹬板板体,其上部中间部位具有鞋板的连接部位;脚蹬板板体的背面对应左脚脚蹬部位和右脚脚蹬部位设置有加强筋,且对应左脚脚蹬部位的加强筋和对应右脚脚蹬部位的加强筋相连接,构成H型的环状加强筋;
脚蹬板板体的背面上部还设有转轴轴孔条,轴孔条和脚蹬板板体的背面粘结, H型的环状加强筋在轴孔条处断开而被轴孔条横向相交镶嵌插入,形成对应左脚脚蹬部位的加强筋和对应右脚脚蹬部位的加强筋的整体相交结构。
进一步的,脚蹬板板体的背面下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横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与对应左脚脚蹬部位的加强筋和对应右脚脚蹬部位的加强筋的下部分别形成相交加强结构。
进一步的,鞋板的连接部位设有双排连接孔,孔内预制螺帽预埋件。
进一步的,鞋板的连接部位的下方设有抓手孔;对应左脚脚蹬部位的加强筋和对应右脚脚蹬部的加强筋在抓手孔的下方连接,构成H型的环状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左、右脚的脚蹬部位设置H型的环状加强筋,使得运动员在发力过程中脚蹬板不易变形,保证反作用力、提高做功效率,有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脚蹬板结构减少了夹层材料的用量,对脚蹬板进行了减重设计;并且,可以使鞋板与脚蹬板板体通过双排连接孔固定,进一步提高了脚蹬板的结构稳定性,在受力时不易发生偏移;同时整个脚蹬板拆卸、安装均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设有脚蹬板板体1,在其上部中间部位具有鞋板的连接部位2;脚蹬板板体1的背面对应左脚脚蹬部位5和右脚脚蹬部位6设置有加强筋,且对应左脚脚蹬部位5的加强筋和对应右脚脚蹬部位6的加强筋相连接,构成H型的环状加强筋3。
在脚蹬板板体1的背面上部还设有转轴轴孔条4,轴孔条4和脚蹬板板体11的背面粘结, H型的环状加强筋3在轴孔条4处断开而被轴孔条4横向相交镶嵌插入,形成对应左脚脚蹬部位5的加强筋和对应右脚脚蹬部位6的加强筋的整体相交结构。这样,既便于制造又能保证加强筋的结构加强效果。
脚蹬板板体1的背面下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横向加强筋7;横向加强筋7与对应左脚脚蹬部位5的加强筋和对应右脚脚蹬部位6的加强筋的下部分别形成相交加强结构。
特别的,鞋板的连接部位2设有双排连接孔9。鞋板与脚蹬板板体1通过螺丝固定。
在鞋板的连接部位2的下方设有抓手孔10;对应左脚脚蹬部位5的加强筋和对应右脚脚蹬部的加强筋在抓手孔10的下方连接,构成H型的环状加强筋3。
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飞鹰船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飞鹰船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10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