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智能播种作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2246.X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何瑞银;田光兆;郝向泽;李询;赵天才;邹翌;赵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G01S19/13;G01D21/02;G08B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姚兰兰,董建林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卫星 智能 播种 作业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智能播种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农业机械上的车载控制终端(1)、与北斗卫星(6)进行通信的北斗定位通信终端(2)、与车载控制终端(1)相连接的显示终端(3)及移动终端/手机(4)和与移动终端/手机(4)进行通信的云端服务器(5);
所述车载控制终端(1)包括微处理器(16)、用于采集农机工作现场视频的视频采集模块(9)、用于采集土壤温湿度信息的土壤温湿度传感器(8)、用于对土壤酸碱度及盐度进行测量的土壤肥力传感器(11)、采集排种管种子流信号用于获得漏播数据及重播数据的监测装置、用于对故障报警的播种故障报警模块(10)、播量控制模块(7)和节能控制模块(12);所述监测装置、视频采集模块(9)、土壤温湿度传感器(8)和土壤肥力传感器(11)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16)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监测装置安装在每个排种管上,所述微处理器(16)输出端与播种故障报警模块(10)、播量控制模块(7)和节能控制模块(12)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北斗定位通信终端(2)包括北斗信号定位模块(13)、用于对北斗信号定位模块(13)产生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的模拟开关信号(14)、用于把采集到的地理位置信息上传到云端服务器(5)的GPRS通信模块(15)和用于把采集到的地理位置信息传输到车载控制终端(1)的CAN通信模块(17);所述模拟开关信号(14)的输入端与北斗信号定位模块(1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模拟开关信号(14) 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16)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GPRS通信模块(15)和CAN通信模块(17)的输入端均与微处理器(16)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显示终端(3)包括用于对车载控制终端(1)上的信息进行实时显示的显示模块(18)、与显示模块(18)输入端相连接的按键模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智能播种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播种管两侧的红外发射二极管(1-1)和多个红外接收二级管(1-4),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发射端安装有凸透镜(1-2);所述凸透镜(1-2)的焦距为17.5mm,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1-1)安装在凸透镜(1-2)的焦点位置,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1-1)工作时发出波长为850NM、发射角度45°的红外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智能播种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二级管(1-4)具体采用的是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智能播种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贴片式红外接收二极管串联成一字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智能播种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1-2)与播种管之间、播种管与红外接收二级管(1-4)之间均安装有防尘罩(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智能播种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故障报警模块(10)具体采用的是LED灯和有源蜂鸣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22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农田的开沟设备
- 下一篇:一种种子种植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