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制动刹车盘车轮踏面立车车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7268.5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5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何卫东;葛宰林;张迎辉;刘昊天;张紫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刹车 车轮 踏面立 车车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制动刹车盘车轮踏面立车车削夹具,涉及一种机加工行业中的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立车指的是主轴垂直布置,其工作平台在水平面内进行旋转,刀架做出垂直或者斜面上进给的车床总称。对于立车来讲,主要是用于加工那些直径较大,但相对长度又比较短的大型部件,还有那些不容易在卧车上加工的部件。在回转直径满足的情况下,太重的部件在卧车上不容易安装,这也需要使用立车加工。有的部件自身重量较大,在卧车加工时会因自重而产生偏移,这对外圆加工的精度和圆周度影响较大,故也采用立车加工。
立车的车床结构本身的主要特点就是其主轴一直处在垂直的状态,工作平台在平面以内,所以加工的部件在安装和调整方面都比较方便。其工作平台一般采用导轨支撑,所以其刚性较强,切削的平面也比较稳定。通过几个刀架的同时配备,可以实现刀具的快速切换。其加工精度可以达到IT8~IT9的水平。
专用夹具应满足以下几个特点:
1、提供工件定位的稳定和可靠性。
2、有足够的承载或夹持力度以保证工件在与工装夹具配合时的施力过程。
3、足够的简单快捷、实用便利。
4、易损位置上的零件必须可以很快的更换,其装配结构最好不要借助特殊的工具。
5、满足夹具的可调整性和重复定位性。
6、尽量把夹具结构设计的简单直观、富有条理,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情况下减少材料,通过结构优化减低成本。
7、使用到的螺纹和销轴链接尽量使用标准件,以便调整和替换。
8、必须满足质量可靠性和国家标准。
9、形成代理公司的内部产品标准化,以便系列化和批量化制造和应用。
结构的可调整性:经常采用的是依靠螺栓紧固、销钉定位的方式组装夹具, 在装配时可以对某一元件的配合尺寸进行修磨,简单方便、实用易懂。在设计之初就使方案遵循手动、气动、液压、伺服的依次优先选用原则。方便在元件之间设置垫圈、垫片或者调整套等标准件来控制调整装配尺寸,来补偿其他元件的装配误差、提高夹具装配精度,从而保证加工精度。
目前类似车轮踏面的加工方式,基本上选择立车加工以保证踏面的加工精度。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如果车轮刹车盘及盘上连接零件强度足够的话,则使用卡盘上的卡爪直接对刹车盘进行夹紧。这种夹紧方式对车轮上刹车盘的不良影响很大,可能造成刹车盘整体形变,由于立车加工和实际刹车时刹车盘上的螺栓零件所受到的力方向不同,特制螺栓可能产生不可恢复的较大变形,严重后果是可能使螺栓丧失工作能力,刹车盘失效,对整车的各方面影响不可估量。如果刹车盘强度不够(大部分情况下),则采用卸下刹车盘,直接对车轮内圆施加夹紧力的方法,此方法虽然简单方便、安全性稍高,但是如果刹车盘上的螺栓为特制一次性的,就会使螺栓彻底失效,加工完踏面后需要重新装配刹车盘,费时也浪费螺栓。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带制动刹车盘车轮踏面立车车削夹具,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遵循人性化、可调节、效率高的设计原则下,以杠杆原理为主要设计支点,设计一个避免使用刹车盘夹紧的夹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对车轮两侧的夹紧方式,有效避免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下部使用垫铁对称均匀布置在工作台上垫起整个车轮,上部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对称夹紧。在立车工装夹具设计时考虑到情况的特殊性故以以下几点要求作为设计原则及内容:
1、避开刹车盘进行对称夹紧,以确保不损坏刹车盘表面,并且使整体受力均匀,防止实际车削时对车轮具有足够的夹紧力。
2、考虑夹具本身的重量,过重可能会影响夹紧的效果,还可能使装配困难,卸载时出现不良状况如夹具惯性偏移、销形变过大影响拿取。
3、紧固机构的设置要以实际情况为主要参考,既要保证工人快捷方便的正常使用还要保证夹紧力的大小和力传递的稳定性。
4、夹具体本身不能过于复杂,如支架、平板、长轴、特制螺母的形状要尽量符合美观效果,要达到配合原理清晰可见、误差损坏及时发觉,在此基础上通过拓扑学进行结构优化,减少材料使用。
5、要使夹具各个部分制造加工方便,如平板采用锻造可几步成型、支架可使用模锻和刨削成型、长轴使用车削螺纹等。
6、夹具和工件接触面考虑点线面等结构,最终使用圆弧形面接触,确保施加力后工件能保持稳定,夹具体接触面形变最小,接触面积最大且变化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72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