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双重缓冲原理的敲击杆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7778.2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5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莫伟健;黄万演;李东昆;阮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重 缓冲 原理 敲击 结构 | ||
1.一种基于双重缓冲原理的敲击杆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段铜杆(1)、下段铜杆(2)、缓冲机构(3)、电磁铁柱(4)、电磁铁活动杆(5)、复位弹簧(6)和敲击头(7),所述上段铜杆(1)设置于所述下段铜杆(2)的上方,所述上段铜杆(1)和所述下段铜杆(2)之间安装有所述缓冲机构(3),所述敲击头(7)镶嵌于所述下段铜杆(2)的底端,所述电磁铁柱(4)设置于所述上段铜杆(1)的上端,所述电磁铁活动杆(5)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电磁铁柱(4)的上端,所述电磁铁活动杆(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电磁铁柱(4)与所述上段铜杆(1)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6)设置于所述电磁铁柱(4)顶端和所述上段铜杆(1)顶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重缓冲原理的敲击杆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固定铜帽(8)、连接杆(9)、缓冲柱(10)和缓冲弹簧(11),所述固定铜帽(8)位于所述上段铜杆(1)和所述下段铜杆(2)之间,所述固定铜帽(8)与所述下段铜杆(2)通过所述连接杆(9)相连接,所述固定铜帽(8)与所述上段铜杆(1)通过所述缓冲柱(10)相连接,所述缓冲弹簧(11)盘绕设置于所述缓冲柱(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重缓冲原理的敲击杆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铜杆(1)的上端部分设有滑动槽(12),所述电磁铁活动杆(5)的下端设有于所述滑动槽(12)相适配的卡块(13),所述卡块(13)穿过所述电磁铁柱(4)固定于所述滑动槽(12)内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重缓冲原理的敲击杆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铜帽(8)内从上之下依次设有上通槽(81)、中通槽(82)和下通槽(83),所述上通槽(81)和所述下通槽(83)通过所述中通槽(82)相连通,且所述上通槽(8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中通槽(82)的横截面积,所述中通槽(8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下通槽(83)的横街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重缓冲原理的敲击杆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位于所述中通槽(82)内,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通槽(82)和所述下通槽(83)后与所述下段铜杆(2)相连接,所述连接杆(9)的中间部分设有第一卡环(14),所述第一卡环(14)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下通槽(83)的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重缓冲原理的敲击杆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10)的一端位于所述中通槽(82)内且位于所述连接杆(9)的上方,所述缓冲柱(1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通槽(82)和所述上通槽(81)后与所述上段铜杆(1)相连接,所述缓冲柱(10)上设有第二卡环(15)和第三卡环(16),所述第三卡环(16)位于所述第二卡环(15)的上方,所述第二卡环(15)的横街面积大于所述中通槽(82)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三卡环(16)与所述上通槽(81)相适配,且所述缓冲弹簧(11)的底部设置与所述第三卡环(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77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