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加强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7988.1 | 申请日: | 201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2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驰达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48 | 分类号: | F16D6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绍兴市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加强型 制动 间隙 自动 调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类技术领域,应用于汽车制动部件的调整臂中,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加强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背景技术
高档的大客车制动系统上基本设置为自动调整臂,便于能自动调整制动间隙,但是,常规的自动调整臂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图5~图7所示:壳体一 1001内设蜗杆轴一1002、右端内设螺孔一1003,螺孔一1003的底部为直角,导致壳体一1001螺孔一1003的直角底部强度大大降低,蜗杆轴一1002右端的连接轴一1004右端面设凹斜角1005,把弹簧垫片1008装入螺孔一1003内,弹簧垫片1008左端的凹坑与凹斜角1005抵住,弹簧垫片1008右端设弹簧1007,弹簧1007右端的螺旋盖一1006旋入壳体的螺孔一1003后并螺接,类似的结构导致弹簧1007没有直接抵住蜗杆轴一1002,大大降低弹簧1007对蜗杆轴一1002 的推力,同时,弹簧1007左端抵住弹簧垫片1008、右端用螺旋盖一1006旋入压缩,导致弹簧1007变形,大大降低弹簧1007对蜗杆轴一1002的推力,降低了制动间隙精度,也衰减了蜗杆轴一1002的扭力传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壳体加强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蜗杆轴、宝塔弹簧、螺旋盖,壳体的蜗轮上端连接蜗杆轴,蜗杆轴右端设连接轴,连接轴右端设导向轴,蜗杆轴与壳体连接后导向轴位于壳体的螺孔内,宝塔弹簧装入螺孔内,宝塔弹簧的内圈套在导向轴外、端面抵住连接轴的右端面,螺旋盖与螺孔螺接,壳体的螺孔底部设圆弧,本实用新型壳体螺孔底部设了圆弧,大大加强了壳体螺孔处的强度,取消了弹簧垫片和弹簧,用宝塔弹簧端面直接抵住蜗杆轴,提高了制动间隙精度,同时用蜗杆轴的导向轴穿入宝塔弹簧内,也解决了宝塔弹簧受压变形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对蜗杆轴的推力,也增强了蜗杆轴的扭矩传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壳体加强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蜗杆轴、宝塔弹簧、螺旋盖,所述壳体的蜗轮上端连接蜗杆轴,所述蜗杆轴右端设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右端设导向轴,蜗杆轴与壳体连接后导向轴位于壳体的螺孔内,所述宝塔弹簧装入螺孔内,宝塔弹簧的内圈套在导向轴外、端面抵住连接轴的右端面,所述螺旋盖与螺孔螺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的螺孔底部设圆弧。
进一步设置,所述螺旋盖的内侧面抵住宝塔弹簧的另一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壳体螺孔底部设了圆弧,大大加强了壳体螺孔处的强度,取消了弹簧垫片和弹簧,用宝塔弹簧端面直接抵住蜗杆轴,提高了制动间隙精度,同时用蜗杆轴的导向轴穿入宝塔弹簧内,也解决了宝塔弹簧受压变形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对蜗杆轴的推力,也增强了蜗杆轴的扭矩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壳体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宝塔弹簧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蜗杆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为技改前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壳体一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蜗杆轴一的示意图。
图中:壳体1、螺孔101、圆弧102、蜗杆轴2、连接轴201、导向轴202、宝塔弹簧3、端面301、螺旋盖4、壳体一1001、蜗杆轴一1002、螺孔一1003、连接轴1004、凹斜角1005、螺旋盖一1006、弹簧1007、弹簧垫片10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壳体加强型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1、蜗杆轴 2、宝塔弹簧3、螺旋盖4,所述壳体1的蜗轮上端连接蜗杆轴2,所述蜗杆轴2 右端设连接轴201,所述连接轴201右端设导向轴202,蜗杆轴2与壳体1连接后导向轴202位于壳体1的螺孔101内,所述宝塔弹簧3装入螺孔101内,宝塔弹簧3的内圈套在导向轴202外、端面301抵住连接轴201的右端面,所述螺旋盖4与螺孔101螺接,本实用新型壳体螺孔底部设了圆弧,大大加强了壳体螺孔处的强度,取消了弹簧垫片1008和弹簧1007,用宝塔弹簧端面直接抵住蜗杆轴,提高了制动间隙精度,同时用蜗杆轴的导向轴穿入宝塔弹簧内,也解决了宝塔弹簧受压变形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对蜗杆轴的推力,也增强了蜗杆轴的扭矩传递。
所述壳体1的螺孔101底部设圆弧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驰达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绍兴驰达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7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弹簧柱头调整臂
- 下一篇:自动调整臂间隙横隔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