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轨道车辆碰撞试验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9547.5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2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冯悦;肖守讷;朱涛;柳忠彬;李铎;杨宝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轨道 车辆 碰撞 试验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碰撞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轨道车辆及其零部件碰撞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碰撞试验是评价轨道车辆安全性最直接和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高速载运工具新产品开发必须进行的试验,也是判断轨道车辆安全性碰撞吸能产品能否达到相关规定指标的重要手段。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碰撞试验越来越受到重视。碰撞试验采用实车进行可以获得比较精准的试验结果,但由于轨道车辆的特殊结构,使用实车碰撞成本昂贵,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采用碰撞台车,将防爬器、吸能装置、司机室等结构安装于台车上,与台车组成整体结构代替实车进行试验,研究整车或部件的碰撞性能。由于台车可重复使用及结构的可靠性,极大地减少了试验成本,降低了试验的危险程度。目前公知的轨道车辆碰撞试验台车包括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设计的碰撞试验台车以及中南大学设计的轨道车辆三轴式多功能碰撞台车。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设计的碰撞试验台车只能完成轨道车辆缩比模型试验或轨道车辆小部件的碰撞试验。中南大学设计的轨道车辆三轴式多功能碰撞台车(专利号CN 105067289 A)既能做轨道车辆部件的碰撞试验又能做轨道车辆整车的碰撞试验。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台车长度、定距均为固定值,在进行轨道车辆部件或整车碰撞试验时,部件与台车组成的整体结构特征与部件所属实车结构特征不一致,导致碰撞响应不一致,如司机室结构的碰撞试验,司机室固定在台车上,但台车的长度、定距、整体质心、质量与司机室结构所属的实车不一致;同时现有台车无法进行编组状态下车辆部件或整车的碰撞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轨道车辆碰撞试验台车,它能有效地解决车辆在多种状态下碰撞试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轨道车辆碰撞试验台车,包括底架组成与二轴转向架,分离式底架的平面纵向结构为两根纵向中梁与两根纵向侧梁并向排列;定距调节部件为四横四纵框架结构,其四纵亦为两根纵向侧梁和两根纵向中梁,它们的排列间距与分离式底架的纵向结构相同,上面设有地板;定距调节部件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件分别与分离式底架的纵向侧梁和两根纵向中梁一端固定,分离式底架的中部设有支撑装置,两端均设有端墙,端墙斜撑的一端与端墙的上部固定,另一端与分离式底架固定;分离式底架与定距调节部件的地板均沿台车x方向均匀布置横向T型槽,设有配重板的支撑装置的底部安装板通过螺栓与T型槽固定,支撑装置斜撑的一端与支撑装置的上部固定,另一端与分离式底架固定;分离式底架前、后端均设有车钩安装座。
所述连接件具有两种结构,一种为槽钢形结构,两侧的腰板及底板均开有两排或三排通孔,一种为L形结构,腰板及底板均开有两排或三排通孔。
所述支撑装置为两节式可伸缩结构,调节高度通过锁紧装置限定。
所述配重板与支撑装置的顶部安装板的x方向尺寸相同,并开有多组对应连接支撑装置的螺栓孔。
所述端墙与待测试部件通过螺栓连接,端墙的安装螺栓孔位置固定不变。
所述分离式底架的单体长度为8m,在一节台车中数量为二个,同车坐标系xz平面对称。
所述定距调节部件的长度为3m,两端纵梁结构与分离式底架的连接端结构相同,在一节台车中的数量为0~3个。
所述支撑装置高度调节的方式可为螺纹或液压方式。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轨道车辆部件和整车碰撞试验的可调式碰撞台车,所述台车可以根据待测试部件或整车所属车辆类型调节长度、定距、质心、质量,使待测试部件与台车组成的整体结构特征与实车结构特征更接近,碰撞性能表现更接近,提高了现有碰撞试验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并且由于台车的可调节性,能够针对不同类型车辆调节,实现一车多用。同时可以通过结构特征调节合适的多节台车车钩连挂实现司机室等必要结构或整车在编组状态下的碰撞试验,扩大了试验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车状态台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坐标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底架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底架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距调节部件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定距调节部件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纵向侧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纵向中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95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形反作用杆台架试验垂向加载机构
- 下一篇:地源热泵空调产品环形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