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带表麻功能的镜片式口咽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0306.2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颜元清;马武华;蔡清香;黎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1;A61B1/26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40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管体 镜片 插管 口咽管 一次性 气管插管 医疗器械领域 本实用新型 手柄 弧形中空 困难气道 气道接头 室内灯光 尾端连接 操控性 供氧管 后翼板 压舌板 麻药 并发症 反射 供氧 光棒 内壁 翘起 首端 成功率 通气 昏迷 急诊 咽喉 场景 呼吸 中断 保留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带表麻功能的镜片式口咽管,包括弧形中空的主管体,主管体的尾端连接有气道接头,主管体与气道接头之间设有手柄和用于增加操控性的后翼板,主管体的内壁上设有表麻药管和供氧管,主管体的凹面向单侧延伸出弧度与主管体相同的镜片,主管体和镜片的首端设有翘起的压舌板。此一次性带表麻功能的镜片式口咽管根据不同场景使用多种方法行气管插管可提高插管成功率和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使用成本,插管时不中断供氧通气,引导光棒插管时可做到不用关闭室内灯光;表麻功能可减轻已预知的困难气道的保留呼吸的气管插管和急诊浅昏迷患者的咽喉反射。此实用新型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次性带表麻功能的镜片式口咽管。
背景技术
临床急诊昏迷或非插管静脉全麻、意外困难插管患者尤其伴有肥胖、舌体肥大者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梗阻、睡眠呼吸抑制,口咽管可迅速开放气道,然后通过面罩吸氧进行呼吸支持,其作为暂时的急救呼吸支持为后续气道的处理创造了条件。但是现有的口咽管作为急救工具,功能较单一,使用适应症相对较窄。例如不能辅助气道插管;供氧方式单一;没有表麻功能等,临床应用有逐渐减少趋势。
可视化技术逐渐成为现在和未来气道管理的趋势,各种可视气道工具主要包括可视喉镜、光棒、可视光棒、可视导管和可视软镜等。临床大多数非困难气道插管可以由普通macintosh 喉镜或光棒完成,可视喉镜可以解决大多数非困难及困难气道插管;可视软镜虽然价格较贵,但因为是解决困难气道最好的工具,临床上不可或缺。
可视软镜具有熟练掌握技术要求高、培训周期长等不足,光棒虽然性价比高,但毕竟是盲探插管,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达到稳定的插管成功率需要较长的培训周期,即使较为熟练的医生也不能保证每次均能成功插管,且插管时多数要关闭室内灯光,插管时间延长对咽喉会造成损伤。既往众多临床文献证实喉镜联合光棒比单独应用光棒效果更好。但普通喉镜,包括一次性喉镜,不能用于张口小于3cm的困难气道,喉镜的体积及重量较大,使用时较为不方便;macintosh喉镜不能完全避免交叉感染问题;一次性喉镜虽然可避免交叉感染,但相对口咽管价格仍然偏贵,且插管时不能通气供氧、插管失败时不能作紧急通气工具使用;其照明灯不能回收,造成资源浪费不够环保等。现有的可视喉镜相对价格较高,重量及体积较大,插管时不能通气供氧,无表麻功能,插管失败时不能作紧急通气工具使用等
临床无痛内镜,包括胃镜、胆道镜和纤维支气管镜,日渐增多的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的麻醉如何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舌根后坠、不影响内镜操作是一重要的问题。无痛内镜现有工具方法有无痛内镜面罩、胃镜用喉通气管、胃镜用喉罩和高频喷射通气等,但内镜面罩不能完全避免舌根后坠而后三者又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口咽管、喉镜片以及表麻功能的一次性带表麻功能的镜片式口咽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次性带表麻功能的镜片式口咽管,包括弧形中空的主管体,主管体的尾端连接有气道接头,主管体与气道接头之间设有手柄和用于增加操控性的后翼板,主管体的内壁上设有表麻药管和供氧管,表麻药管和供氧管的入口和出口处于主管体的两端,主管体的凹面向单侧延伸出弧度与主管体相同的镜片,主管体和镜片的首端设有翘起的压舌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表麻药管和供氧管的入口均位于手柄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表麻药管的首端横向弯折成弯折段,弯折段上设有若干出口,弯折段内设有横向并同时阻隔各出口正面的阻隔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手压舌板的边缘、镜片的边缘以及主管体的尾端均设有弹性橡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主管体在具有镜片的一侧设有首端采用透光材料封闭的插槽,插槽的内径为4~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0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 下一篇:一种大内科用输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