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老年核心肌力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0738.3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3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1/05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年 核心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年核心肌力训练器。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影响老年人脊柱健康的核心肌力问题。核心肌力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核心肌群是整个人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用力还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中老年人做30度的仰卧起坐都做不起来,所以亟需一种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年核心肌力训练器,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用于提高老年人的核心肌肉力量,提高老年人核心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体质。
技术方案:
一种老年核心肌力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该训练器包括靠背、座垫、支架、拉簧架和拉簧;支架为由前支架和后支架组成的“人”字形支架,座垫设置在后支架上,靠背通过轴与座垫活动连接,靠背能相对于座垫做向前的合拢和向后的张开动作,拉簧架设置在靠背的背面,拉簧架的上端通过轴与靠背活动连接,拉簧架的下端设置滚轮,滚轮伸进后支架的滑道内并能沿着该滑道做前后的移动;拉簧的上端连接拉簧架,拉簧的下端连接后支架。
拉簧架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固定的拉簧的固定位,通过将拉簧的上端设置在不同的固定位上实现对拉簧角度的调整。
后支架上由前之后依次设置多个固定拉簧的下固定位,通过将拉簧的下端挂在不同的下固定位上实现拉簧角度的调整。
靠背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拉簧架的连接轴,通过将拉簧架的上端套在不同的连接轴上实现拉簧架的角度调整。
前支架的前端设置有挡腿杆,挡腿杆的前端设置有挡脚, 挡脚与挡腿杆垂直形成“T”形结构,挡腿杆的后端通过转轴与前支架的上端活动连接,在前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弹力带的固定件,在固定件的下方设置有定滑轮, 弹力带的一端固定在固定件处,弹力带的另一端从定滑轮底部绕过定滑轮(11)连接至挡腿杆。
在挡腿杆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用于固定弹力带的固定位,通过调整弹力带与挡腿杆的连接位置实现弹力带的弹力的调整。
后支架上设置多个用于固定座垫的固定位。
前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挡膝。
优点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年核心肌力训练器,是一种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结构特点,制作的训练器,使用时,在训练器上做脊柱伸的运动,可以加强竖脊肌的力量;在到达伸的最大位置后脊柱再做屈的运动可以锻炼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等核心肌肉的力量。通过此训练器的锻炼,可以达到增强老年人核心肌力的目的。
目标市场:老年人群、核心肌力不足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老年核心肌力训练器,该训练器包括靠背1、座垫2、支架、拉簧架4和拉簧5;支架为由前支架12和后支架3组成的“人”字形支架,座垫2设置在后支架上,靠背1通过轴与座垫2活动连接,靠背1能相对于座垫2做向前的合拢和向后的张开动作,拉簧架4设置在靠背1的背面,拉簧架4的上端通过轴与靠背1活动连接,拉簧架4的下端设置滚轮6,滚轮6伸进后支架的滑道7内并能沿着该滑道7做前后的移动;拉簧5的上端连接拉簧架4,拉簧5的下端连接后支架。
拉簧架4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个固定的拉簧5的固定位,通过将拉簧5的上端设置在不同的固定位上实现对拉簧5角度的调整。
后支架上由前之后依次设置多个固定拉簧5的下固定位,通过将拉簧5的下端挂在不同的下固定位上实现拉簧角度的调整。
靠背1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拉簧架4的连接轴,通过将拉簧架4的上端套在不同的连接轴上实现拉簧架4的角度调整。
通过调整拉簧架、拉簧的位置实现不同拉力大小和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人群。
前支架12的前端设置有挡腿杆8,挡腿杆8的前端设置有挡脚9, 挡脚9与挡腿杆8垂直形成“T”形结构,挡腿杆8的后端通过转轴与前支架的上端活动连接,在前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弹力带10的固定件,在固定件的下方设置有定滑轮11, 弹力带10的一端固定在固定件处,弹力带10的另一端从定滑轮11底部绕过定滑轮11连接至挡腿杆8。
在挡腿杆8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用于固定弹力带10的固定位,通过调整弹力带10与挡腿杆8的连接位置实现弹力带的弹力的调整。
后支架3上设置多个用于固定座垫2的固定位。前支架12的上端设置有挡膝13。
其使用过程如下:首先,锻炼者坐在训练器的座位2上,膝盖位置卡在挡膝13的下方,然后通过伸躯干使靠背1向后下运动,此时,拉伸拉簧形成阻尼,靠背运动到一定幅度时停留一到三秒,然后坐起约30度(坐起的角度是指躯干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坐起的过程中靠背给躯干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向上的力来自于拉簧的拉力),这样就使锻炼者更容易坐起,整个的运动幅度也较小,这样就保护了脊柱不受伤害,同时又锻炼了腹肌。同时,也可以把腿搭在挡膝13的上方,同时,脚伸进挡脚内,然后向上抬小腿,通过拉伸弹力带,实现锻炼腿的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07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仰卧起坐健身器材
- 下一篇:一种脊椎功能训练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