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步车携行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2251.9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5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毅民 |
主分类号: | A45F5/10 | 分类号: | A45F5/1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义区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步车携行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步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滑步车的携行带。
背景技术
滑步车是近来逐渐风行的一种幼童骑乘玩具。滑步车没有踏板、刹车及辅助轮,其设计目的为使幼童透过操作滑步车龙头而学习控制方向与掌握平衡感,而幼童利用双脚蹬步、滑步使滑步车前进或刹车,可学习控制车辆速度与增强下肢的运动能力。
滑步车常使用于户外的场地,于家庭出游时,家长可透过陪伴孩童骑乘滑步车,而增进亲子间的互动与享受同乐气氛。然而,在需要外出活动的时候,将滑步车搬到车上或搬到活动地点时须要手持搬运,而仅用手持搬运并不容易,而且手持搬运的过程中龙头的摆动也会造成额外的手部负担。若是搬运距离长时,此种缺点更为明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滑步车携行带,用以解决滑步车搬运不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滑步车携行带,用于套固于滑步车,该滑步车携行带包含:中央带段;两个末端带段,分别延伸自该中央带段的两端,各个该末端带段自身圈绕固定成固圈部;其中,对于各个该固圈部,该中央带段设置为由该固圈部的其中一侧滑移地穿过该固圈部而于该固圈部的另一侧穿出,而分别在两个该固圈部的一侧形成伸缩套圈,以套固于该滑步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滑步车携行带,其中各个该末端带段的首尾以一角度交叉而带面相迭而固定成该固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滑步车携行带,其中各个该末端带段的首尾以垂直角度交叉而固定成该固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滑步车携行带,其中各个该末端带段的首尾以相反侧的带面相迭而固定成该固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滑步车携行带,其中两个该末端带段为分别自该中央 带段两端一体延伸出的带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滑步车携行带,其中该带体为等宽度的带体。
透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的滑步车携行带可简易地利用两端的两个伸缩套圈而套设于滑步车并固定,而以该中央带段作背带,令使用者可利用肩膀负担整台滑步车的重量而将该滑步车以背负方式搬运,较以往直接以手提拿整台滑步车的搬运方式省力,双手亦可空出而提拿其他物品。并且,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滑步车携行带为一体的带体,构造简单,具有容易大量制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步车携行带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步车携行带的伸缩套圈伸缩收放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步车携行带套固于滑步车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滑步车携行带
1中央带段
2末端带段
3固圈部
4伸缩套圈
B滑步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3,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步车携行带100,该滑步车携行带100用于套固于滑步车B。该滑步车携行带100包含:中央带段1及两个末端带段2。两个该末端带段2分别延伸自该中央带段1的两端,各个该末端带段2自身圈绕固定成固圈部3。
本实施例中,该末端带段2为分别自该中央带段1两端一体延伸出的带体。亦即,该末端带段2与该中央带段1属于同一带体。本实施例中,该带体为等宽度的带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带体亦可为不等宽的带体。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各个该末端带段2的首尾以一角度交叉而带面相迭而固定成该固圈部3。相迭的带面可采用缝线车缝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各个该末端带段2的首尾以垂直角度交叉而固定成该固圈部3。
在本实施例中,各该末端带段2的首尾以相反侧的带面相迭而固定成该固圈部3。如图1及图2所示,该末端带段2的首尾以相反侧的带面相迭时,则该末端带段2无须做扭转,相较首尾以相同侧的带面相迭时该末端带段2本身需做扭转的情况,该固圈部3具有平顺的形状。
对于各个该固圈部3,该中央带段1设置为由该固圈部3的其中一侧滑移地穿过该固圈部3而于该固圈部3的另一侧穿出,而分别在两个该固圈部3的一侧形成伸缩套圈4,以套固于该滑步车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毅民,未经黄毅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22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