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柔性包胶灯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2555.5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3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罗绍静;赖弥勇;卢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施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F21S4/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郑永泉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柔性 包胶灯带 | ||
1.一种双面柔性包胶灯带,包括线路板和设置在线路板上的元件,所述元件至少包括LED灯和电阻,所述线路板上套设有与其紧密贴合的胶套;所述线路板包括绝缘基层,所述绝缘基层的上表面依次设有顶部导电线路层和顶部绝缘膜层,其下表面依次设有底部导电线路层和底部绝缘膜层,所述顶部绝缘膜层上设于多对第一通孔,每对第一通孔包括正极通孔和负极通孔,所述元件焊接其上并与顶部导电线路层导通实现元件之间的串联,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绝缘膜层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端部通孔,每对端部通孔包括正极通孔和负极通孔,所述顶部导电线路层和绝缘基层与端部通孔中的正极通孔、负极通孔对应的部位形成半孔结构,使得顶部导电线路层与底部导电线路层在点焊后实现并联导通,成对的第一通孔设置在两对端部通孔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柔性包胶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绝缘膜层上、靠近其中一对端部通孔的成对第一通孔,其正极通孔对应的顶部导电线路层和绝缘基层形成半孔结构或全孔结构;所述顶部绝缘膜层上、靠近另一对端部通孔的成对第一通孔,其负极通孔对应的顶部导电线路层和绝缘基层形成半孔结构或全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柔性包胶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绝缘膜层上、两对端部通孔之间,设有至少一组中间通孔,每组中间通孔包括两对大小分别与成对的端部通孔相一致的中间通孔,成对的第一通孔设置在成对的端部通孔与成组的中间通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面柔性包胶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的长度为0.5~1.5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柔性包胶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的长度为1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柔性包胶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绝缘膜层上设有一层彩色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柔性包胶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导电线路层包括沿线路板长度方向相间设置的正极金属层和负极金属层;所述顶部导电线路层包括端部金属层和设置在端部金属层之间的第一中间金属层;
所述第一中间金属层包括相间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呈Z型的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的两端分别与正极金属层和负极金属层相对,且其靠近端部金属层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层与负极金属层相对,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正极金属层相对,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紧邻第三金属层且两者相互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一个单元且与第三金属层相间重复排列形成第一中间金属层;
所述端部金属层包括短边金属层和长边金属层,其中一对端部金属层的短边金属层与负极金属层相对,长边金属层与正极金属层相对,且长边金属层与与负极金属层相对的第三金属层的一端错位设置;另一对端部金属层的短边金属层与正极金属层相对,长边金属层与负极金属层相对,且长边金属层与与正极金属层相对的第三金属层的一端错位设置;
成对的第一通孔分别与长边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相对、与第三金属层和第一金属层相对、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相对、与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相对,各元件通过第一通孔安装在线路板上形成串联;成对的端部通孔分别与长边金属层和短边金属层相对,使得顶部导电线路层和底部导电线路层可导通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施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施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25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容纤密度光纤复合架空相线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通信用光伏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