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沙棘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3052.X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1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全;土小宁;黄华;丁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棘 灌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棘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灌溉行业,尤其是林果、温室、园林等领域所采用的喷灌、滴灌、小管流出等方法基本上都是属于地面灌溉方法,与传统浇灌方法相比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浪费水资源、挥发快以及易堵塞等问题,尤其是使用范围最广的滴灌,由于浇灌土地以及水质的影响,滴孔极易被沉淀物堵塞,因此,需设计一种可有效避免沙棘灌溉装置堵塞,提升浇灌效果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沙棘灌溉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沙棘灌溉装置易堵塞、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浇灌装置,包括注水结构;注水结构包括相卡合的注水针和储污腔;注水针包括内针体和外针体;内针体内放置有浮球,且外针体和内针体侧壁上均开有渗水孔;注水针上端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底部开有延伸至内针体内的排水孔。
优选地,排水孔呈喇叭状。
优选地,排水孔远离集水箱一端的孔径小于浮球的直径。
优选地,外针体底部外壁上开有相对的凹槽,凹槽呈倒L型,并在储污腔内壁开有嵌入凹槽相配合的突出块。
优选地,渗水孔孔径小于排水孔远离集水箱一端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集水箱可人工添加水源,也可通过雨水来为装置提供水源,通过将注水结构插入沙棘扦插苗栽种地,集水箱内的水源经由排水孔进入注水针内,注水针内的水源通过渗水孔缓慢的渗透进入沙棘扦插苗栽种地内,为沙棘扦插苗源源不断的提供水源,提升沙棘扦插苗的成活率,同时,缓慢的渗透可有效的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水体的浪费。
储污腔与注水针卡合,便于对储污腔进行拆卸,同时,水源或土壤内的沉淀物经由渗水孔进入储污腔内,定时将储污腔从注水针下端拆卸下来,对其进行清理,可避免沉淀物将渗水孔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凹槽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箱;2、注水结构;3、注水针;4、储污腔;5、外针体;6、内针体;7、渗水孔;8、凹槽;9、突出块;10、浮球;11、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沙棘灌溉装置,包括注水结构2,注水结构2由相卡合的注水针3和储污腔4构成,便于对储污腔4进行拆卸清理,同时,在注水针3下端设置储污腔4,可有效避免水源或土壤中的杂质将注水结构2堵塞。
如图1和图2所示,注水针3包括外针体5和内针体6构成,外针体5和内针体6侧壁上均开有渗水孔7,在外针体5下端外壁上,相对设置有凹槽8,然后在储污腔4内壁上设置有可嵌入凹槽8内的突出块9,优选凹槽8为倒L型结构。
如图1所示,注水针3上端设置有集水箱1,集水箱1底部开有排水孔11,集水箱1通过排水孔11与注水针3连通,同时,排水孔11呈喇叭状,并延伸至内针体6内,在内针体6内放置有浮球10,优选浮球10的直径大于排水孔11远离集水箱1一端的孔径,同时,渗水孔7的孔径小于排水孔11远离集水箱1一端的孔径,通过渗水孔7,水源可源源不断的渗透进入土壤中,使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避免沙棘扦插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缺水的状况,同时,还可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当对沙棘树苗进行浇水时,集水箱1内的水源通过排水孔11进入内针体6内,浮球10在水体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当水源将内针体6填满时,浮球10即可将排水孔11堵住,同时,由于水源会经由渗水孔7源源不断的渗透进入土壤中,内针体6内的水量即会减少,当内针体6内的水量减少时,浮球10即会随之下移,打开排水孔11,水源即可进入内针体6内,通过此种方式控制浇水量,可有效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30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插式烟雾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水培植组合定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