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脚蹬及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3226.2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1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鹏;胡国鹏;何艳;邱利伟;刘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1/00 | 分类号: | B61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7 | 代理人: | 艾凤英,张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脚蹬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客车车厢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铁路客车软卧、硬卧包厢式卧铺方便旅客上下铺使用的铁路客车上下铺用的嵌入式脚蹬以及安装有所述嵌入式脚蹬的车厢。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高铁事业的蓬勃发展,乘客的需求逐渐增多,长距离的卧铺动车组被广大乘客认同。这种夕发朝至的高速卧铺动车组,具有运行速度快、乘坐舒适等优点,市场前景巨大。
随着动车组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乘客乘坐时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人机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统型卧铺车脚蹬形式传统的为手动式,翻开必须使用手抠模式,这样的设置使上铺人员下铺时使用不方便,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必须借助他人的帮助才能打开脚蹬使用。现有的外凸的设计结构,增加使用空间,占用乘客自身的活动空间。这种方式的脚蹬,对乘客的乘坐体验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设计更加人性化的脚蹬成为乘客的强烈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嵌入式脚蹬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嵌入式脚蹬,所述脚蹬嵌设在墙体预设的安装槽内,所述脚蹬与安装槽转动连接且可相对于墙体向外翻动,所述脚蹬的顶部外侧向外延伸形成一突出部,所述脚蹬外侧在位于突出部下方设有向着脚蹬内侧凹陷的抠手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脚蹬的顶端端面为向着安装槽内且向下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脚蹬的顶端端面的上边缘为弧形。
进一步,所述脚蹬的顶端端面与过脚蹬顶端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60°。
进一步,所述突出部的宽度与脚蹬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突出部的平行于墙体表面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进一步,所述突出部的底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所述脚蹬为立体结构,所述立体结构的边缘均平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脚蹬外侧与墙体平齐且突出部的部分结构伸出凹槽外。
进一步,所述脚蹬与安装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脚蹬可相对于墙体向外翻动0°~9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厢,所述车厢内设有多个卧铺包间,所述卧铺包间内设有所述脚蹬,所述脚蹬嵌设在动车卧铺车的卧铺包间墙体预设的安装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嵌入式脚蹬,可相对于墙体进行翻转,不需要使用时嵌设在墙体内,与墙体成为一体,不会占用墙体外的空间,在需要使用时,下铺的乘客可以用手通过抠手结构将脚蹬翻出,上铺的乘客用脚踩下突出部即可将脚蹬翻出,区分了手动和脚踏的部位,更加卫生便捷,这样的结构设计满足了不同乘客的使用需要,通过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乘客依靠正常的下铺动作即能完成脚蹬的打开并正常使用减少对下铺乘客的干扰,本实用新型在新型卧铺动车组横向包间上应用,实际有益效果明显,解决了上铺乘客使用脚蹬不便的技术问题,增强了乘客的乘坐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脚蹬,11、突出部,12、抠手结构,2、墙体,3、转轴,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3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