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靠及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4137.X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1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帅;孟双;石守东;王俊立;苏军军;姜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1/00 | 分类号: | B61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7 | 代理人: | 艾凤英,张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靠,还涉及一种安装有腰靠的车厢。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动车组技术的飞速发展,动车组零部件也正朝着智能化、模块化、人性化前进。目前的动车组尤其是卧铺动车组上涉及的腰靠均为固定腰靠,不可调节,现有腰靠为整体式结构,其通过螺钉或者挂接等连接方式固定在卧铺包间的后墙或者横墙上。腰靠连接固定后不可调节,为固定形式,高度角度均不可调节,当不同乘客使用时,由于乘客的年龄身材体型的不同,固定腰靠没有很好的适应性,不能满足不同乘客的舒适性要求。现有腰靠重量较大,不符合动车组零部件轻量化发展;对不同人群没有很好的适用性。现考虑设计一种可调节的腰靠,以便适用于不同的人群,进而提供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腰靠,应用于交通工具上,包括:
固定板,用于安装在所述交通工具上;
靠垫本体,所述靠垫本体的上端与固定板的上端转动连接;
角度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固定板和靠垫本体之间,且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和靠垫本体相连接,所述靠垫本体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可在预设的角度内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靠垫本体包括: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反的背面;所述正面为形成所述腰靠与人体接触的表面;所述背面设有向着正面凹陷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可容纳角度调节机构。
进一步,所述靠垫本体背面固定有靠垫骨架,所述靠垫骨架的上端与固定板的上端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靠垫骨架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或靠垫骨架由铝蜂窝板、碳纤维板、铝合金板或麻纤维板构成。
进一步,所述靠垫本体包括腰靠软包和腰靠垫层,所述腰靠软包和腰靠垫层依次固定在靠垫骨架上。
进一步,所述腰靠软包为泡棉材质。
进一步,所述靠垫骨架顶部与固定板顶部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铰链。
进一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为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的两个摆杆分别安装在固定板和靠垫本体上。
进一步,所述棘轮机构的两个摆杆之间安装有弹力复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弹力复位机构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摆杆与固定板、靠垫本体相连接处。
进一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对称设置在靠垫本体上。
进一步,所述靠垫本体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可在预设0°~15°的角度内转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厢,包括多个卧铺包间,所述卧铺包间包括横墙和侧墙,所述横墙和/或侧墙上安装有所述腰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靠,所述腰靠包括固定板、靠垫本体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靠垫本体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可在预设的角度内转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腰靠的不同角度调节,从而满足不同乘客的使用时的需要,大大提高了腰靠的整体舒适性,更加人性化;该腰靠采用中空和轻质材料,其重量较原有固定腰靠降低15%,符合轻量化的发展方向;腰靠采用双层软包设计,包括腰靠软包和腰靠垫层双层缓冲,大大提高了乘客使用时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厢,通过在卧铺包间内设置腰靠,给乘客提供了多种选择,满足了不同乘客的使用时的需要,提高了乘车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静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骨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41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脚蹬及车厢
- 下一篇:一种小火车座椅翻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