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型多旋翼无人机背架式起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7091.7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0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6 | 分类号: | B64D45/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多旋翼 无人机 架式 起降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多旋翼无人机背架式起降平台,属于电力巡检无人机搬运升降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对南方电网“十三五”机巡+人巡协作方案,贵州电网对“十三五”期间输电线路差异化巡检配置进行了规划,无人机巡检将成为输电线路巡检主要方式。但是贵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电网输电线路多处于高山大岭之上,一些杆塔无车路,作业人员需携带无人机步行至达到有效作业距离的起降点作业,加之盛装在放置箱内,重量增加三倍,大大增加劳动强度,费时费力,且占用空间大,携带非常不便,再加上地形复杂,可靠起降点难以寻找,为机巡作业带来了实质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型多旋翼无人机背架式起降平台,能够实现喀斯特地形的无人机搬运以及无人机的升降平台,携带方便,降低劳动强度,更加省时省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轻型多旋翼无人机背架式起降平台,包括L型骨架,L型骨架包括前骨架和底骨架,底骨架前端连接到前骨架下端,前骨架前侧设置有双背带,底骨架后端固定连接有两缠绕带,两缠绕带的另一端绕过无人机后连接到前骨架上端,前骨架两侧设置有与其等高的对称可旋转的两转动杆,两转动杆绕转动轴转动后与前骨架交叉,并在前骨架上端与两转动杆上端设置高强度面料制作的可拆卸的帆布。
优选的,上述缠绕带中部采用锁扣连接。
优选的,上述前骨架包括两立柱和连接两立柱的多条横梁。
优选的,上述前骨架前侧设置有靠背弹性支撑垫,弹性支撑垫设置多块,置于相邻两横梁间。
优选的,上述底骨架通过转动轴可旋转地连接到前骨架上,连接处设置有限位件。
优选的,上述底骨架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包括U型管和H型管,U型管可伸缩地对接到H型管端部内,并通过限位销限位。
优选的,上述前骨架中下部设置有水平缠绕带,水平缠绕带绕过无人机后两段分别连接到前骨架的两立柱上,水平缠绕带通过水平锁扣进行锁紧和调节长度。
优选的,上述两转动杆和前骨架底端均设置可伸缩的支撑腿,并通过插销限位。
优选的,上述帆布一端固定在可旋转的套筒上,另一端两端部设置有挂孔,挂孔可套接到转动杆上端,套筒套接在两立柱上端的固定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无人机的两支撑腿置于底骨架上,通过两缠绕带将无人机紧固到前骨架和底骨架上,并通过前骨架前端的双背带,实现无人机的搬运,减少了无人机放置箱的携带,而无人机大部分部件采用碳纤维制作,重量轻,无人机搬运更加省时省力,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且结构更加紧凑,在喀斯特地形行走,携带更方便,而且通过转动轴旋转张开后采用帆布搭接平台,实现无人机的升降平台的用途,大大提高了背架的功能性,利用率更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装卸方便快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骨架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骨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帆布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一种轻型多旋翼无人机背架式起降平台,包括L型骨架1,L型骨架1包括前骨架2和底骨架3,底骨架3前端连接到前骨架2下端,前骨架2前侧设置有双背带14,底骨架3后端固定连接有两缠绕带4,两缠绕带4的另一端绕过无人机后连接到前骨架2上端,前骨架2两侧设置有与其等高的对称可旋转的两转动杆20,两转动杆20绕转动轴21转动后与前骨架2交叉,并在前骨架2上端与两转动杆20上端设置高强度面料制作的可拆卸的帆布22,双背带14上设置有背带锁扣19,背带锁扣19能够调节长度并进行锁紧,通过锁扣能够实现长度的调节和紧固,装卸方便快捷。
优选的,上述缠绕带4中部采用锁扣5连接,锁扣5为塑料锁扣,能够调节长度并进行锁紧,通过锁扣能够实现长度的调节和紧固,装卸方便快捷。
优选的,上述前骨架2包括两立柱6和连接两立柱6的多条横梁7,前骨架结构简单、重量轻、制作方便、成本低、支撑刚性好、强度高,中部横梁7向后弯曲,使用更加舒适,立柱6底端设置有橡胶块18,底骨架3后端设置有可旋转的支撑腿17,支撑腿17放下后其下端与立柱6下端齐平,能够提高背架的放置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7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