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刀面波形分屑槽麻花钻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7338.5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2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焦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达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2 | 分类号: | B23B51/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形分屑槽 后刀 后刀面 麻花钻 本实用新型 冷却液流通 中心轴对称 钻头切削部 圆周延伸 正弦曲线 钻头使用 钻削过程 波浪形 尘屑 排出 钻削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的后刀面波形分屑槽麻花钻,钻头切削部的后刀面上分别设置有大致沿圆周延伸贯通后刀面的波形分屑槽;波形分屑槽截面为具有正弦曲线的波浪形;波形分屑槽在两个后刀面上相对中心轴对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能够顺利排出钻削过程中的尘屑,冷却液流通顺畅,钻头使用寿命长,钻削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刀面波形分屑槽麻花钻。
背景技术
传统麻花钻的切削刃在钻削工作时处于半封闭状态,钻削尘屑排屑困难,易堆挤在钻削孔内发生堵塞,冷却液不能进入钻削工作面内,导致钻头切削刃温度升高,钻削力增大,加剧钻头磨损,甚至造成钻头拆断或烧死,降低钻头使用寿命,钻孔精度低、钻孔面粗糙,光洁度不好,影响钻削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顺利排出钻削尘屑,使用寿命长,钻削效果好的后刀面波形分屑槽麻花钻。
本实用新型的后刀面波形分屑槽麻花钻,钻头切削部具有若干条切削刃,切削刃前侧为前刀面,后侧为后刀面,其特征在于:后刀面上分别设置有大致沿圆周延伸贯通后刀面的波形分屑槽;
所述波形分屑槽截面为具有正弦曲线的波浪形;
所述波形分屑槽在两个后刀面上相对中心轴对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所述波形分屑槽在两个后刀面上数量不相同,一侧多于另一侧;
所述波形分屑槽宽度尺寸范围为S法向=1.5~2.7mm,深度尺寸范围为H法向=0.4~0.8mm。
本实用新型的后刀面波形分屑槽麻花钻,在钻头切削部的后刀面上分别设置大致沿圆周延伸贯通后刀面的波形分屑槽,能够顺利排出钻削过程中的尘屑,冷却液 流通顺畅,钻头使用寿命长,钻削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后刀面波形分屑槽麻花钻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后刀面波形分屑槽麻花钻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后刀面波形分屑槽麻花钻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刀面波形分屑槽麻花钻的分屑槽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后刀面波形分屑槽麻花钻,钻头切削部具有若干条切削刃,切削刃前侧为前刀面3,后侧为后刀面1,本实施例以二条切削刃为例,二条切削刃的两个后刀面1上分别设置有大致沿圆周延伸贯通后刀面的波形分屑槽2,通过波形分屑槽2能够顺利排出钻削过程中的尘屑,不会堵塞;波形分屑槽2截面为具有正弦曲线的波浪形,不会降低钻头的强度,同时排屑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波形分屑槽2在两个后刀面1上相对中心轴对称设置有一个。
波形分屑槽2在两个后刀面1上的数量也可以不相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波形分屑槽2在两个后刀面1上设置的数量不同,一侧多于另一侧,一侧后刀面1上设置一条波形分屑槽,另一侧后刀面1上设置二条波形分屑槽2,能提高排屑效率;
在两个后刀面1上的波形分屑槽2还可以设置相同数量的多个,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三的波形分屑槽2在两个后刀面1上相对中心轴对称设置有两条,排屑更顺利。
首先我们就是改变钻头刃形,通过把麻花钻二个切削刃分成多段,这样切削加工的切屑宽度小、厚度增大、减小切屑变形及切削力,从而改善整个切削过程的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达钻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达钻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7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钻头组件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卧式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