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8106.1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玲;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锁具,属于智能锁具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1070019.4的一种智能锁具,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开锁机械装置、反锁机械装置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开锁机械装置包括开锁电机、传动机构、转筒以及锁芯,开锁电机驱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驱动转筒,锁芯固定于转筒中;反锁机械装置包括反锁电机、拨套、拨套附件以及反锁旋钮,反锁电机驱动拨套,拨套驱动拨套附件,反锁旋钮固接于拨套附件中;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开锁驱动电路、反锁驱动电路、无线通信单元,处理器通过开锁驱动电路与开锁电机电连接,处理器通过反锁驱动电路与反锁电机电连接;壳体分别开设有与反锁旋钮和锁芯的钥匙孔相配合的通孔。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锁具,使得智能锁具同时具备手动和自动双重功能,现有技术不能够实现智能锁具的物联网监控和远程开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锁具,以解决不能够实现智能锁具的物联网监控和远程开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锁具,其结构包括指纹锁、电子卡感应区、触控数字密码显示屏、壳体、无线发射器、锁芯、推拉把手、备用电池供电处、指纹盒开启按键;
所述的壳体为矩形表面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指纹锁、电子卡感应区、触控数字密码显示屏、备用电池供电处、无线发射器、推拉把手和锁芯,所述的指纹锁上设有指纹盒开启按键,所述的指纹盒开启按键和指纹锁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指纹锁固定在壳体凹槽上,所述的电子卡感应区为矩形和壳体相连接,所述的触控数字密码显示屏为矩形紧贴固定在壳体表面上,所述的备用电池供电处和壳体相连接,所述的无线发射器和壳体电连接,所述的推拉把手和壳体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锁芯和壳体相配合,所述的无线发射器和指纹锁电连接;
所述的指纹锁包括框架、指纹传感接触面、FPC导线、电路板、IC芯片、安装孔,所述的框架为矩形中心位置设有指纹传感接触面,所述的指纹传感接触面为矩形固定在框架上,所述的框架外壁上设有FPC导线,所述的FPC导线贯穿框架与指纹传感接触面连接,所述的FPC导线末端设有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和FPC导线相连接,所述的电路板上均匀等距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为圆形和电路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电路板为矩形中心位置设有IC芯片,所述的IC芯片和电路板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拉把手通过铰链和壳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锁芯外表面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触控数字密码显示屏和指纹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卡感应区和指纹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触控数字密码显示屏为液晶触控数字密码显示屏,具有清晰度高,智能化控制的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为铝合金壳体,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防锈,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了实现智能锁具的物联网监控和远程开锁,智能锁具上设有无线发射器可以远程连接手机,利用手机可以对智能锁具进行远程监控开锁,设有指纹锁能够用于开锁的同时可以对每次使用的指纹进行储存,通过无线发射器上传到手机终端,实现物联网监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锁具的指纹锁结构示意图。
图中:指纹锁-1、框架-101、指纹传感接触面-102、FPC导线-103、电路板-104、IC芯片-105、安装孔-106、电子卡感应区-2、触控数字密码显示屏-3、壳体-4、无线发射器-5、锁芯-6、推拉把手-7、备用电池供电处-8、指纹盒开启按键-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8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储物柜锁具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多功能指纹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