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藏式司机室门开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9024.9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1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唐德信轨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6 | 分类号: | B60J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冯国伟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藏 司机 室门开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拉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藏式司机室门开拉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司机室门多采用在门框上隐藏安装导轨,在门上安装与导轨匹配的滚轮,滚轮在导轨上运动实现门的开闭,但其存在有振动时滚轮可能会脱出导轨的隐患,影响运营安全;此外,现有的滚轮导轨式门导轨与滚轮之间容易磨损,须定期检查更换,后期检修维护成本投入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藏式司机室门开拉结构,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藏式司机室门开拉结构,包括固定梁、光轴导轨、滑车组件和门板;
上述固定梁横向设置;
上述光轴导轨横向固定在上述固定梁的一侧,并与固定梁平行;
上述滑车组件套设在上述光轴导轨上,并可沿上述光轴导轨移动;
上述门板竖直设置在上述滑车组件下方,且其上端与上述滑车组件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门移动过程中稳定性较好,不易掉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光轴导轨两端分别通过导轨支座安装在上述固定梁的一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光轴导轨的安装。
进一步,上述滑车组件的下端横向设有连接件,上述门板的上端与上述连接件连接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滑车组件与门板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上述滑车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套筒、两个直线轴承和两组环形的油封;
上述套筒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两个上述直线轴承间隔套设在上述套筒的内壁上,并靠近上述套筒的两端端部位置;
上述光轴导轨穿过上述套筒及两个直线轴承,并与两个上述直线轴承滑动配合;
两组上述油封与两个直线轴承一一对应设置,并分别套设在上述套筒两端开口内,且与套筒内壁密封连接;
每组上述油封均与对应的直线轴承抵接,且其内侧均与上述光轴导轨的外表面接触;
两个上述直线轴承与套筒和光轴导轨之间共同构成一个环形的注油腔,上述套筒上端设有与上述注油腔连通的注油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滑车组件结构简单,通过注油嘴利于对内部加润滑油,整个结构设计合理,经久耐用。
进一步,上述套筒内壁上对应注油腔的位置设有间隔套,上述间隔套两端分别与两个上述直线轴承抵接,上述注油嘴依次穿过套筒和间隔套的侧壁并与上述注油腔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间隔套与两个直线轴承相抵,可确保直线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松动,稳定性较好。
进一步,上述套筒下端一体成型的设有横向设置的连接板,上述连接件上端与上述连接板连接固定,下端与上述门板的上端连接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套筒与连接件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上述连接件为纵截面为L型的条状板,上述连接件的上端通过螺栓与上述连接板连接固定,上述连接件的下端通过螺栓与上述门板的上端端部连接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该结构利于与连接件分别与连接板和门上端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上述导轨支座包括座体和卡合件,上述座体包括连接座和一体成型设置在连接座一侧的圆弧槽,上述圆弧槽上端开口,上述光轴导轨的端部伸入圆弧槽内并抵接在槽底上,且其端部的上端与上述圆弧槽的上端齐平;上述卡合件固定在圆弧槽远离光轴导轨的一端端部并与光轴导轨的端部抵接,上述卡合件的上端一体成型的设有卡板,上述卡板水平延伸至抵接在上述圆弧槽的上端,并与上述光轴导轨端部的上端抵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导轨支座结构简单,拆装比较方便,利于光轴导轨的拆卸安装。
进一步,上述连接件一端安装有橡胶触碰头,且上述橡胶触碰头与上述光轴导轨位于固定梁的同一侧,上述固定梁对应上述橡胶触碰头的一端设有限位块,上述滑车组件沿光轴导轨移动过程中,可带动橡胶触碰头移动至与上述限位块抵接或远离。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橡胶触碰头与限位块的配合,可确保在手动开拉门时能够在两者碰撞时停止门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藏式司机室门开拉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藏式司机室门开拉结构中滑车组件的截断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唐德信轨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唐德信轨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9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理发器(JP‑6880)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电动尾门撑杆可拆卸式紧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