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透皮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9787.3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6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柴佳良;柴雪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雪青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35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 透皮给药装置 皮肤 网状弹性构件 半圆形构件 本实用新型 皮肤形成 加载 体内 接触皮肤位置 人体皮肤组织 反向推力 技术要点 皮肤组织 透皮给药 药物保留 药物透皮 载药敷料 增大装置 壁边缘 可透过 减小 放大 复合 膨胀 阻碍 | ||
本实用新型发明提供一种负压透皮给药装置,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透皮给药装置使用中对皮肤形成破坏,药物经透皮给药疗效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本专利含有药物的复合载药敷料加载在负压透皮给药装置内,装置接触皮肤位置有固定在内壁边缘的网状弹性构件,装置内部中间有可透过气体半圆形构件,负压透皮给药装置通入负压后,使单位面积的皮肤表面积增大、皮肤组织间隙放大,进而减小药物透皮的阻碍,随着负压的增大装置内部网状弹性构件和半圆形构件限制皮肤和组织的膨胀,因为阻力的作用在负压中对皮肤形成反向推力作用力,使药物容易加载在皮肤内,药物透过扩大间隙的皮肤和组织进入体内,负压解除后人体皮肤组织恢复正常药物保留在人体内。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透皮给药领域的一种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透皮技术” 的概念来自1974年美国首先提出的,所谓透皮技术(trandermaltherapeutic systems,TTS)是无创伤性给药的新途径,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人体内及循环系统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方法,是对传统皮肤用药观念的重要突破,目前这一新的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
透皮给药技术相比其他给药方法有其独特的优点,其优点表现为:首先透皮给药不会对人体肝脏造成“首过效应”对肝脏功能形成破坏,不被胃肠道内PH值、食物和药物消化液滞留时间等复杂因素影响破坏;可持续控制给药速度;用药部位在体表,中断给药方便,并且可提供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还能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透皮给药系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因此克服皮肤屏障作用,在不损害人体皮肤的情况下促进药物在一定时间内透皮渗透达到治疗量,是许多药物透皮给药装置研究的关键问题,现在透皮给药的方法有使用凝胶剂与药物混合贴敷到皮肤给药方式,利用化学试剂的渗透性通过化学扩散渗透给药,激光微孔技术以可控制激光照射人体,在一定深度和范围内通过激光能量改变机体组织的分子排列结构在组织中形成密集的孔道,使其发生组织学的改变而非解剖学的改变,这一技术又被称为激光注射;电致孔技术是在病变皮肤组织两边施加可控的高压电脉冲,使皮肤和组织发生有限的“电穿击”,在高压脉冲电流的作用下,皮肤和组织的膜结构的脂质颗粒重新排列,由无序变为有序,进而产生潜在的可逆性的水性生物孔道;美国等国家已将超声电导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此给药办法是用超声波将药物经皮肤或粘膜局部的传导到机体组织中,被医学界称为第三代给药方法、还有微针方列、离子电渗促透方法等装置和方法,这些都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些装置和方法使用过程中会对皮肤形成有些物理性破坏,也对人体造成创伤,同时在治疗的给药效果上长期性和稳定性也不很理想,这也是目前透皮给药不能长期稳定使用和没有进行普及应用的问题所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因部位而异,为0.5~4毫米。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的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上,在生理上起着重要的保护功能,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皮肤因人种、年龄及部位不同而异。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以及毛细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组织。
在透皮技术的(TTS)研究中解决皮肤的屏障问题是决定药物渗透速度的关键。皮肤的渗透速度存在着个体差异及身体不同部位之间的差异,人体各部位渗透速度按下列顺序依次增加:足底、前臀、脚背、头皮、腹股沟、阴囊、耳后。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使大多数药物即使剂量低疗效高的药物,透皮渗透速度也难以满足长期稳定治疗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负压透皮给药装置。
本专利把含有药物的复合载药敷料加载在负压透皮给药装置内,然后负压透皮装置再加载在人体身上,负压透皮给药装置通过负压接口接入负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雪青,未经柴雪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9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按摩功能的暖宫保健中药袋
- 下一篇:微针水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