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机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0385.5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6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毛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F1/02 | 分类号: | B64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回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人机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回收方式通常为:
①自动着陆;其着陆过程与有人驾驶飞机相同,由地面操纵人员通过遥控装置或机内程序控制装置操纵飞机在跑道上着陆。
②降落伞回收;无人机上带有降落伞,着陆阶段自动打开,或根据遥控指令打开,降落伞悬挂着无人机缓慢飘落着陆。
③空中回收;开始的程序与降落伞回收方式相同,当无人机打开降落伞在空中飘落时,用直升机等回收母机在空中将无人机回收,并携带回场着陆。
④撞网回收。
其中,无人机撞网回收是一种理想的精确定点回收方式,特别适合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在狭窄回收场地或舰船上使用,可以认为它是一种零距离回收方式,其核心技术在于如何引导无人机准确地飞向拦阻网 , 触网后如何柔和地吸收能量,从而平稳、准确地实现撞网回收,克服传统伞降回收方式所具有的局限性,是无人机回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申请号 201520347735.1一种旋转网式无人机回收装置,包括网体,所述网体包括网架及置于网架内的回收网,还包括有载体、用于支撑网体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固定设置于载体上,所述网架可绕支撑柱 360°旋转的转动连接于支撑柱上端。
该实用新型利用转动耗能方式替换传统直线后退耗能方式,有助于保护无人机及回收网,但当无人机在撞击到回收网上勾住后在转动时,如果无人机勾住的方向与主支撑网架转动方向相一致或勾住不稳定时,易发生无人机从回收网掉落造成无人机损坏的现象,经发明人实验数据得知每100次撞击回收操作中就会有2-3次无人机意外从回收网上掉落现象的发生,故上述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无人机回收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无人机回收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人机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无人机撞网回收操作时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回收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无人机回收装置,其中,该无人机回收装置包括有:
主支撑网架、副支撑网架、回收网、帆布、伸缩杆、固定销、轴承、底座、固定销孔和限位杆;
所述主支撑网架前端底部轴接有副支撑网架,且主支撑网架与副支撑网架之间通过两根限位杆固定相连接;所述主支撑网架和副支撑网架上均镶嵌有回收网;所述主支撑网架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帆布;所述主支撑网架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底端通过轴承与底座转动相连接;所述伸缩杆上开设有固定销孔,且固定销孔内放置有固定销。
进一步的,所述副支撑网架为可转动调节装置,且转动调节角度范围为0-45°。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内杆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处固定销孔。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主支撑网架底端通过伸缩杆与底座转动相连接,当无人机撞击到主支撑网架上所镶嵌的回收网上勾住后,主支撑网架在无人机撞击的惯性下进行转动,利用转动耗能方式替换传统直线后退耗能方式,有助于保护无人机及回收网,进一步的,主支撑网架前端底部轴接有副支撑网架,且副支撑网架为可转动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回收装置在使用时,可将副支撑网架转动展开,通过该副支撑网设计可防止无人机在撞击到主支撑网架上勾住后在转动时,防止因无人机勾住的方向与主支撑网架转动方向相一致或勾住不稳定时而发生无人机从回收网掉落造成无人机损坏的现象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主支撑网架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帆布,可在主支撑网架在无人机撞击的惯性下进行转动时,通过帆布缓冲主支撑网架的转动速度,进一步降低无人机从回收网上掉落的几率。
3.本实用新型无人机回收装置在使用时也可提升主支撑网架的高度,更有利于无人机的撞击回收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支撑网架,2、副支撑网架,3、回收网,4、帆布,5、伸缩杆,6、固定销,7、轴承,8、底座,9、固定销孔,10、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0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四旋翼无人机的拍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高压气源发射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