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控机掉电自动关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0505.1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7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池文慧;王印;张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0 | 分类号: | G06F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王仙子 |
地址: | 54502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控机 掉电 自动关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曲轴机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控机掉电自动关机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厂曲轴生产线磨床,采用高速磨削技术,是曲轴线的关键加工设备,用来磨削主轴颈和连杆颈。磨床以西门子工控机作为上位机,集成了FANUC-31i-A5数控系统、DITTEL声波监控及砂轮自动动平衡系统、Fenar-L在线测量系统、砂轮自动修整系统,JUWOP工艺软件等。工控机综合应用了多种工业软件,是磨床的“大脑”,工控机的稳定可靠至关重要。
目前磨床的工控机使用主电源380V转24V供电,当设备意外断电时或人为操作顺序不当时,工控机直接断电,则出现系统崩溃、数据文件错误,甚至硬盘损坏。由于磨床加工精度很高,系统修复后需要重新加工调试零件、尺寸修正、圆度补偿、三坐标测量等。故障平均修复时间在16小时以上,停机损失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控机掉电自动关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控机直接断电时导致系统崩溃、硬盘损坏、修复时间长以及费用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控机掉电自动关机系统,包括与工控机连接的控制单元和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的主电源供电单元和蓄电池供电单元,所述主电源供电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电源监测单元和主电源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工控机包括相互连接的显示器和主机,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主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切换电路和系统注销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切换电路连接所述主电源监测单元、主电源电路和蓄电池供电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和主电源电路之间还设有电压转换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电压为380V交流电,输出电压为24V直流电。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注销电路分别连接至所述主电源监测单元和主机内的关机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供电单元包括蓄电池和蓄电池充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电压为24V直流电。
进一步的,所述主电源监测单元为电压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控机掉电自动关机系统,包括与工控机连接的控制单元和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的主电源供电单元和蓄电池供电单元,所述主电源供电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电源监测单元和主电源电路。通过增加蓄电池供电单元,正常情况下,工控机通过主电源供电单元进行供电,当主电源监测单元监测到主电源电路的电压出现异常时,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使工控机切换至蓄电池供电模式,同时控制工控机注销系统,自动关机,避免工控机直接断电时导致系统崩溃、硬盘损坏、修复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控机掉电自动关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所示:1、工控机;11、显示器;12、主机;2、控制单元;21、电源切换电路;22、系统注销电路;3、主电源供电单元;31、主电源监测单元;32、主电源电路;33、电压转换电路;4、蓄电池供电单元;41、蓄电池;42、蓄电池充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控机掉电自动关机系统,包括与工控机1连接的控制单元2和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2的主电源供电单元3和蓄电池供电单元4,所述主电源供电单元3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电源监测单元31和主电源电路32。具体的,通过增加蓄电池供电单元4,正常情况下,工控机1通过主电源供电单元3进行供电,当主电源监测单元31监测到主电源电路32的电压出现异常时,反馈至控制单元2,此时控制单元2使工控机1切换至蓄电池供电模式,同时控制工控机1注销系统,自动关机,避免直接断电时导致系统崩溃、硬盘损坏等问题。
优选的,所述工控机1包括相互连接的显示器11和主机12,所述控制单元2与所述主机12连接,显示器11和主机12通过控制单元2连接至主电源供电单元3或蓄电池供电单元4,通过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供电,正常情况下通过主电源供电单元3进行供电,当主电源供电单元3出现断电或异常时,通过控制单元2切换至蓄电池供电单元4进行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0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防漏电计算机电源
- 下一篇:一种三维可视化作战指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