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村河道点源、面源水污染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0889.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3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车磊;姜鸿;付焕;胡立江;李光辉;崔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国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3/14;E02B3/16;A01G9/02;E03F1/00;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村 河道 水污染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农村河道点源、面源水污染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点源净化部和面源净化部,所述点源净化部设置在河道排污口处,包括朝向岸侧的护岸坡体(1)和朝向水侧的漂浮墙(2),所述漂浮墙(2)与所述护岸坡体(1)围成生态调节池(3),其中所述护岸坡体(1)包括自上而下相连的陆地平台(4)、潜流坡(5)、表流坡(6)和潜水坡(7),所述面源净化部为河道岸坡除去点源净化部的剩余部分,包括表流坡(6)和潜水坡(7),所述点源净化部和面源净化部的表流坡(6)和潜水坡(7)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河道点源、面源水污染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源净化部的陆地平台(4)包括,连通排污管道的排污口(41)、收集池(42)、预处理池(43)和出水布水口(44);所述潜流坡(5)为斜坡,坡面上设置有砌块(51),砌块(51)内种植有湿地植物(52),砌块(51)下方设置有填料层(53),所述潜流坡(5)的坡底设置有集水墙(55),所述集水墙(55)朝向所述表流坡(6)一侧设置有出水管(54),所述出水管(54)水平高度大于所述表流坡(6);所述表流坡(6)为主体向下倾斜的自然坡面,其坡面上设置有生态砌块(6a)构成的生态砌块层(61),所述生态砌块层(61)上设置有植株种植孔(62),所述植株种植孔(62)内种植有水生植物(63),所述表流坡(6)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河道最高水位线以上50cm,所述表流坡(6)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河道最低水位线以下30cm;所述潜流坡(5)与表流坡(6)的下方设置有防渗漏层(8);所述漂浮墙(2)的顶部高于河道水位线,所述漂浮墙(2)通过若干个漂浮箱(9)连接而成,所述漂浮箱(9)之间通过柔性隔水带(20)连接,所述漂浮墙(2)底部也通过柔性隔水带(20)与所述表流坡(6)和所述潜水坡(7)的交接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村河道点源、面源水污染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源净化部的表流坡(6)的顶部的平均水平高度高于河道最高水位线以上300cm,所述表流坡(6)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河道最低水位线以下3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村河道点源、面源水污染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53)自底部向坡面依次为:直径45~65mm的砾石铺设的厚度为10~15cm的砾石层(531)、直径25~40mm的碎石铺设的厚度为10~15cm的碎石层(532)、直径1~25mm的蛭石铺设的厚度为10~15cm的蛭石层(533)、厚度10~15cm的粗砂层(534)、厚度10~15cm的细砂层(535)以及厚度为20~40的红壤土层(536);其中每层之间通过PVC网格相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村河道点源、面源水污染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42)内设置有格栅(421)和隔油网(422),所述预处理池(43)包括,厌氧池(431)和兼氧池(432),所述兼氧池(432)朝向出水布水口(44)处为倾斜的斜坡,且在出水布水口(44)处设置有过滤网(43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村河道点源、面源水污染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箱(9)包括,框体(91)、用于水质净化的净化板(92)和用于漂浮箱(9)漂浮于河面的浮包(93),所述框体(91)为空心的长方体框架,其长边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框体(91)包括,具有透水功能的透水面(912)和具有调整隔水与进水功能的调整面(911);所述透水面(912)为空心面,所述调整面(911)设置有隔水机构(94),所述净化板(92)呈折线形竖直插接在所述框体(91)的插槽(913)内,所述浮包(93)安装在浮箱的上部,所述浮包(93)底部低于所述框体(91)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河道点源、面源水污染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板(92)包括外框(921)、串条(922)和净化球(923),所述净化球(923)列状串在所述串条(922)上,所述净化球(923)为空心球体,球体表面设置有大量通孔(9231),球体内部设置有团状细丝(9232),所述团状细丝(9232)为直径为0.05~0.2mm的聚乙烯纤维丝,所述团状细丝(9232)在所述净化球(923)内的填充率为6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国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吉国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08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